50歲後別再粗茶淡飯 顛覆觀念的最新研究(組圖)
老年人粗茶淡飯不但沒有幫助,反會增加老化速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怎樣才能長壽?自古以來大家都有興趣探討、研究,不過,雖然各家說法大同小異,總有一些人瑞似乎反其道而行,不在一定規範之中。以下就來說說關於50歲以後長壽方法的一個新觀念:50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了。
吃得越清淡老化就越嚴重
現代社會許多人都不愁吃穿了,但不少人總覺得葷食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誘發的罪魁禍首,堅持要粗茶淡飯,不沾葷腥最養生,簡單生活,尤其上了年紀以後,往往每餐一碗白飯配醬菜就輕鬆打發掉。
現在越來越多高齡者被營養學家、中醫師建議「要吃肉」,為什麼呢?
「老人健康的關鍵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飯不但沒有幫助,反會增加老化速度。」
根據日本厚生省《健康營養調查》指出:年紀越大,營養不足越嚴重,每5位80~84歲的老人就有一位被歸類為「低營養族群」,85歲以上的人則有1/3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
換言之,如果你吃得越清淡,老化就會越嚴重。「如果高營養族群的死亡風險是1,那麼低營養族群的風險就是2.5倍。」
因為老年人胃口變小,三餐要是粗茶淡飯,熱量和營養素就會顯得不足,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營養不足導致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變大。
因此,日本專家曾警示民眾:長期營養攝取不足,死亡的風險可能倍增,認知機能也會下降。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不吃肉的人比兩天吃一次肉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要高1倍。
營養寳庫:燉肉
肉類經過長時間燉煮,會成為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日本長壽之鄉沖繩的長壽老人們有一個吃肉的習慣值得我們參考,他們喜歡吃肉,基本上每天都吃肉,但製作方法卻不是經常炒肉、炸肉,而是把肉煮2~3小時以後,在湯裡加上海帶或蘿蔔,然後再燉上1小時才食用,稱之為「營養寳庫」。
肉類經過長時間燉煮,其不飽和脂肪的含量明顯增加,膽固醇含量則會大大下降,既含有豐富的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是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認為:肉類含有多種豐富的氨基酸,能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可見影響健康的原因其實並非食物本身,而是我們的處理方式和食用量。絕對不吃葷食可能造成蛋白質等營養素供給不足,而最終加快、導致死亡。因此,我們對於葷食方面不應採取偏頗的態度視之,不能過量也不要都不吃肉類,才能吃出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