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被商紂王忘記的立國之本(圖)
商紂王自認為天命不可變易,結果是亡國的下場。(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周文王降服黎國,勢力迫近殷(商)京畿,殷大臣祖伊恐懼奔告商紂王:「大龜無法佔出吉兆,上天恐怕是遺棄商朝了。」商紂王回答:「我有天命在身,誰能奈我何?」
紂王的信心哪裡來的?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期是一個人神共處且充滿神奇色彩的時代。《尚書大傳》中指的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農氏;這個時期的人類朦昧如白紙,由三皇傳授人類特定的生存技能與知識。
比如說燧人氏教人類使用火;伏羲氏教人類結網捕魚、馴服野獸;神農氏教人類種植農作物與分辨毒、藥草,使人類漸漸步入農業社會,穩定生活狀態。
三皇之後是五帝時期,《史記》裡所載的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堯和舜,時間軸上祂們處在夏朝之前。「帝」在古文獻中指「天帝」,具有神通,此時已有文字記錄,有許多神跡被記載下來。這些記載在漫長的歲月中大量遺失,但留下的少部分仍成為華夏文明的基石。
五帝之一的帝嚳是黃帝的曾孫,生來極有靈氣且道德高尚,他順天之義且知民之急,百姓都歸服他。帝嚳的次妃是有娀氏的女兒,名叫簡狄,傳說簡狄到河邊沐浴,見玄鳥墜下一枚卵,簡狄吞下那個卵,然後懷孕生下了契。契長大後協助大禹治水有功,成為殷商的始祖,有詩經為此傳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紂王是契的後裔,氏族淵源可追溯至天帝,他自持承受天命又天命不可變易,所以當周文王威迫商朝京畿時,紂王猶言:「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結果是亡國的下場。
紂王沒有理解到的事
周代殷二年後,繼位的君主是幼弱的成王,當時天下未寧,周公、召公成為託孤大臣,肩負輔佐重任。有鑒於夏、商都曾是天命所保的大邦,如今卻落得覆滅的下場,周公二人從夏桀、商紂誇大天命卻又滅亡的教訓中警覺到:天命因「德」而轉移;在接受天命後,還要知道天命無常,謹慎自己的德行,以德治為務,國家才能長久不廢。
於是在《尚書‧康誥》中可以看見當武王之弟康叔受封於殷商故地,周公擔心康叔年少,於是告誡他要「明德慎罰」、「丕則敏德」(努力施行德政)。又在〈召誥〉中看見當召公在今瀍河兩岸營建新都洛邑時,其間周公前來視察,召公託周公轉告成王:「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不敬重德,將喪天命)。
洛邑竣工後,成王將殷商遺民遷往那兒,周公以成王的名義告誡遺民:殷的大命是上天終結的,然後轉賜給我們,否則我們小小的周國怎敢擅奪你們大邑商的王位。你們之所以喪天下,乃因紂王驕奢淫泆,而「惟天不畀不明厥德」──上天不會將大命賜予不勉行德政的人──所以別怨恨了,順從周朝吧!〈多士〉
國之所以為國者,德也
後來周公奉成王之命留守洛邑,加強對殷遺民及東方地區的監督與管理,為了讓「德」成為具體的力量,達到綱紀天下的目的,周公制定一套禮文制度,稱為「周禮」。學者王國維云:「周之制度典禮,乃道德之器械,其旨則在納上下於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
周人依據各項禮制,如: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分封制、喪服制、廟數制……,可以「尊尊」、「親親」、「賢賢」及「男女有別」之通義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治昆弟、縱治官吏,人倫禮義盡顯其中。
想當初,周武王選定營建洛邑的地方被稱為天下的中心,四方入貢的路程均等;周公在洛邑制禮作樂,將敬德的觀念從中心之地向四方擴展,並一代接一代的向下傳承,憑藉重演的歷史反覆告誡:國之所以為國、人之所以為人者,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