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回應不懂尊重你的人(組圖)
在職場生活中如果能和他人保持舒適的關係是最好的,因為盲目地縮短與自己之間距離的人,有時只會搞砸彼此的距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在讀書會中認識了一位朋友,她進入目前這家公司工作已經是第二年,她曾對我訴苦自己的經歷。
當天是白色情人節,已經約好下班要和男朋友見面,她從上班開始就滿心期待男朋友會準備裝滿糖果的禮物。當她抵達辦公室後發現,桌上擺滿了同事們給的糖果,於是她把糖果如同紀念獎盃一般聚集在一處後便開始工作。當時她才發現原來同事這麼貼心,並且覺得很感謝!
午餐時間結束後,她回到辦公室發現桌上又擺了一堆糖果,不禁再次認為同事真的很善良!但這和平很快就被摧毀了,因為剛用完餐悠哉走回辦公室的課長看見整桌的糖果後開了一個玩笑:「哇,整桌的糖果耶!那妳為什麼交不到男朋友啊?」
她的心情頓時變差,心想:「他憑什麼隨便亂猜測我有沒有男朋友,明明對我的事情一無所知!」課長對於他人的私生活擅自發表的言論令人作嘔,雖然當時她回答:「很難說喔!」且勉強擠出笑容,但心裡卻很不是滋味。
這種情況對上班族來說應該不會太陌生,只因為對方是上司,就得默默承受那些失禮的言論嗎?不管多麼不堪入耳和侮辱人的言語都得盲目地忍耐嗎?這樣實在太冤枉了。
當時,我這樣建議那位女性:「只能徹底保持距離,保持冷靜與沉穩的態度,而且不要談論自己的私事!如果有人問妳為什麼還沒有男朋友,妳不要露出任何表情,然後冷淡地回答『對呀』就好了!」
聽完我說的話後,那個朋友說:「哪有這麼簡單呀?我還沒說完。」,然後她便繼續說下去。
當她在整理糖果時,課長突然說:「敏熙,妳最喜歡哪一個呢?」因為實在無話可說,於是便回答:「是,我很感謝大家送我的糖果。」課長則再次說:「我是問妳最喜歡哪一個糖果耶?」
光是聽見那番話就讓人覺得很煩燥,她沒有回答任何一句話,但課長接著又說:「妳最喜歡的糖果就是我買的,知道嗎?」聽到這句話讓她頓時毛骨悚然。
在職場生活中如果能和他人保持舒適的關係是最好的,但像這樣盲目地縮短與自己之間距離的人實在太過分了,不是嗎?為什麼要說出這種搞砸彼此距離的言語呢?這是幽默嗎?
身兼演員與電影導演的伍迪.艾倫(Woody Allen)曾說:「神保持沉默,因此希望人能閉上嘴巴。」他說的「希望閉上嘴巴的人」大概就是像那個上司一樣的人吧?努力締結良好的關係是正確的,但我認為該保持的距離還是要有。前提是我認同對方,對方也完全認同我,唯有這樣才能形成正常的關係。
倘若他人的言語和行動踩到了你的界線,絕對別忘記確認自己能夠容忍的範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只能默默承受某人荒謬言語的人生實在太可憐了,倘若他人的言語和行動踩到了你的界線,絕對別忘記確認自己能夠容忍的範圍。若是因為忍受痛苦導致變成心中的創傷,而此一創傷開始對自己造成影響,那就試著和對方保持距離吧!這是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而必須執行的舉動。
會將自己的欲望和他人的欲望混淆在一起的人,也就是會把自己的想法套在其他人身上的人,倘若你身旁有這一類型的人,請適當地和對方說清楚,不然就是選擇分開,這是不得不做的自保措施。
有許多外表看起來正常的人,對人際領域、界線、距離一無所知,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保持「人際距離」。沒有經過同意就拿走兒子手機確認訊息的媽媽、為了表達親切感而把手搭在女下屬肩膀上的男部長、無視女朋友不想在家附近碰面而盲目前來的男朋友、擅自上傳合照到臉書還標記你且標題寫「我和他熬夜喝酒」的同事……,這類人不懂得人際關係中所需要的距離感,是一群沒有距離概念的人。
我希望未來有一天,無論是在學校或職場都能將「人際距離」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東方文化的通則是只要出人頭地、力量強大、職位高就能忽視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我對於這樣的社會風氣本身感到相當惋惜。
看見那些因為不懂得調整距離的人而造成身心受創,進而脫離社會而徬徨的人都會讓人覺得心痛。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一類喪失距離感「口無遮攔」和「任意妄為」的人一個個都會被公諸於世,所以小心翼翼的人正逐漸增加當中。鼓起勇氣對付「口無遮攔」和「任意妄為」的人也變多了,這是值得鼓勵的現象。
以前,經常可以看見有人會說「幹麼計較這種事?」「開玩笑的啦!幹麼因為這種事生氣?」「真是愛生氣!」「你就忍耐一點,別把事情鬧大!」之類的話,一副自己沒有任何過錯的態度。面對這種強人所難的人,反而會讓我們責怪自己心胸狹窄,並且開始謹言慎行。現在,世界已經改變了,你可以使用下列的方式勇敢回應。
「這種事不計較,那要計較什麼事呢?」
「對你來說是玩笑,但我卻認為是認真的,這種事是由我來判斷的吧?」
「我無法忍受這種事,難道你不知道嗎?」
倘若有種方法能讓我們過得更加幸福與自由,那麼積極運用此一方法才是正確之道。現在,我只會尊重懂得尊重我的人,而且不和不懂得尊重我的人相處,我已經變得比以前更勇敢了。
本文整理、節錄自金範俊《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