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上畏蒼天 下懼群臣 怕未符人望(數文)

一、五帝恭敬謙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周武王問:「五帝在謹慎上的表現,是怎樣的?」姜太公說:「黃帝居於民眾之上,心中總是不安,深怕朝不慮夕。所以三次封住銅人的嘴,慎言。堯在位時,步步慎重,如臨深淵。舜統治天下時,行動謹慎,如走在薄冰上。禹當政時,整日提心吊膽,深怕自己有錯誤,引起國人不滿。湯做天子時,小心翼翼,不敢懈怠。」

(《意林》)

二、唐太宗上畏蒼天,下懼群臣,怕未符人望

唐太宗說:「別人都說天子至高無上,無所畏俱。我則不然,我上畏蒼天,下懼群臣。我整天兢兢業業,深怕言行不合天意,未符人望。」

(《名山藏》)

三、君子以恭敬為本

明太祖對身邊的大臣說:「驕傲是惡劣的品質,田子方的論點我不同意。君子應以恭敬為本。」

(《名山藏》)

四、不隨意定罪

晉武帝時,郝詡給友人信中,提到和宰相裴秀有交情,希望能得到裴秀的提攜。主管部門對此,奏請罷免裴秀。晉武帝批示說:「官吏想不讓他人有所求,自古難於做到。宰相難道能夠避免嗎?我們不能因為拉關係一事,而判定其有罪,此案不要再追查。」

(《冊府元龜》)

五、不須追問

唐太宗時,李靖平定突厥,把隋蕭後,接到長安。當初突厥降兵說:中國曾有人,暗地給蕭後寫過信。現在楊文權,請求追問此事。

唐太宗說:「過去國家不安定,匈奴侵擾,愚民見識短淺,或有人思念蕭後。現在天下安定了,這些人早已順從唐朝,沒有必要再追問

此事了。」

(《冊府元龜》)

六、賞罰不濫即是寬厚

金世宗說:「帝王當政,固然應以寬厚為本,但梁武帝卻因只講寬厚,以致綱紀敗壞。朕認為:只要賞罰得當,不濫就是寬厚。」

(《經濟類編》)

七、元世宗救活死刑犯

元仁宗時,晉寧百姓侯喜,兄弟五人,共犯死罪,元仁宗嘆道:「這會造成一家的不幸。可以從中挑選出一個罪輕者,杖責以後釋放,

使其父母得以贍養,不絕其後代。」

(《通鑒》)

八、曹操割髮自責

曹操在一次行軍中,經過麥田,命令士兵說:「不准踐踏麥田,違犯者處死。」但,曹操的馬,卻踏入麥田。

曹操說:「制定紀律的人,自己卻違犯紀律,這怎麼能領導部下呢?」要求對自己做出懲罰,於是抽劍割斷頭髮,放在麥地。以此割髮自責。

(《曹瞞傳》)

九、天災人禍之時,天子應自責

唐德宗巡遊奉天(今陝西乾縣),陸贄說:「當前盜賊四起,皇上應該自作檢討。」德宗採納了這一意見,所以,在奉天所下達的詔書都充滿悔過自責之情。

宋神宗時,韓維被召入宮議論朝政。神宗說:「天旱,很久未下雨,怎麼辦?」韓維回答說:「陛下憂慮災情,節食祈禱,不足以應付

天意,應該深刻檢討自己的過失。」

(《人鏡類纂》)

本文留言

作者陸真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