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遺失了什麼?美地鐵裡發人深思的實驗(組圖)
2007年一個寒冷的上午,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地鐵站裡,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鐘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著一頂口子朝上的帽子。顯然,這是一位街頭賣藝人。
沒有人知道,這位在地鐵裡賣藝的小提琴手,是約夏·貝爾,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複雜的作品,用的是一把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
在約夏·貝爾演奏的45分鐘裡,大約有2000人從這個地鐵站經過。
大約3分鐘之後,一位顯然是有音樂修養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樂家,放慢了腳步,甚至停了幾秒鐘聽了一下,然後急匆匆的繼續趕路了。
大約4分鐘之後,約夏·貝爾收到了他的第一塊美元。一位女士把這塊錢丟到帽子裡,她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
6分鐘時,一位小夥子倚靠在牆上傾聽他演奏,然後看看手錶,就又開始往前走。
10分鐘時,一位3歲的小男孩停了下來,但他媽媽使勁拉扯著他匆匆忙忙的離去。小男孩停下來,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媽媽使勁的推他,小男孩只好繼續往前走,但不停的回頭看。其他幾個小孩子也是這樣,但他們的父母全都硬拉著自己的孩子快速離開。
到了45分鐘時,只有6個人停下來聽了一會兒。大約有20人給了錢就繼續以平常的步伐離開。約夏·貝爾總共收到了32美元。
要知道,兩天前,約夏·貝爾在波士頓一家劇院演出,所有門票售罄,而要坐在劇院裡聆聽他演奏同樣的那些樂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約夏·貝爾在地鐵裡的演奏,是《華盛頓郵報》主辦的社會實驗的一部分。(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其實,約夏·貝爾在地鐵裡的演奏,是《華盛頓郵報》主辦的關於感知、品味和人的優先選擇的社會實驗的一部分。
實驗結束後,《華盛頓郵報》提出了幾個問題:
1、在一個普通的環境下,在一個不適當的時間內,我們能夠感知到美嗎?
2、如果能夠感知到的話,我們會停下來欣賞嗎?
3、我們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認可天才嗎?
最後,實驗者得出的結論是:當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用世上最美的樂器來演奏世上最優秀的音樂時,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呢?
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們總是在不斷的趕路,不斷的前行,以至於我們沒有留意沿途美麗的風景,我們像個陀螺一樣,被時尚的鞭子所鞭打,不停的旋轉,我們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這樣的生活是我們想要的?
如果匆匆趕路只是茫然的隨大流,那麼,是否應該暫時抽出身來,看清這個「大流」「時尚」,是不是自己所嚮往的,在這個「大流」中,感到了隨波逐流的快樂嗎?
我們是否應該慢下來,安靜下來,在發現風景時停下來,反觀下自己的內心:這樣匆忙是為了什麼?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我們忘記了為什麼出發,忘記了生活中除了財富,還有健康、親情、友情、山水、藝術和修行,等等,如果我們把追求財富當成了生活的全部,那我們就錯過了太多太多,最後只剩下了活著而不是生活,沒有了生的樂趣和靈動,活著:成了一種機械效應。
如果一個人活在財富和對財富的追求中,那我們的生命還有什麼質量呢?沒有了生命的本質精神,那還叫人生嗎?
能夠安靜下來,讓自己慢下來,這是人生的一門大學問。
下面是約夏·貝爾的表演視頻。
約夏·貝爾(Joshua Bell):美國小提琴家,出身於印第安納,受業於吉戈德(Josef Gingold),1981年14歲就與費城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在科蒂斯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與美國各大樂團合作協奏曲,也參加室內樂演出,其演奏追求音色的表達與細膩的層次顯示,在室內樂方面似有更好的表現。他曾贏過「古典音樂超級巨星」這一極少人能企及的頭銜。
貝爾是索尼古典唱片公司獨家簽約的藝術家,他以多樣的演奏風格和對曲目的大膽選擇而知名。他錄製的唱片內容豐富多彩、曲目形式各異,最近發行的作品包括柯瑞格裡亞諾創作的《紅色小提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約夏·貝爾精選集》及《小提琴的情歌》。其中《小提琴的愛情》被公告牌排行榜評為「2004年度古典CD」,他本人還被評選為「年度古典藝術家」。
著名指揮大師、古樂專家羅傑·諾靈頓就讚揚過貝爾是目前唯一可以用「純音」(不揉弦)演奏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主流小提琴家。竟然能以「不揉弦」的古板指法演奏貝多芬,絕對的一流功夫。把自然練就的功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在處理聲與力的過程中,「身心」處於主導地位,也是人們在驚嘆之餘的感動與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