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70年:百姓收入增 貨幣購買力直降(組圖)


百姓收入逐漸增長,但其表象背後卻隱藏著諸多社會矛盾。(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0月7日訊】70年彈指一揮間,世界處於大變革時期,中國經濟也走到了十字路口。《看中國》財經欄目特此編撰中國經濟70年系列文章,數據來源歷年《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國土資源年鑑》、《中國財政年鑑》、《中國稅收年鑑》以及各大學等研究機構。數據龐雜浩如煙海,文章若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讀者予以指正。

70年來,尤其在「改革開放」和加入WTO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百姓收入逐漸增長,但其表象背後卻隱藏著貧富差距巨大、區域發展失衡、民生負擔嚴重等諸多社會矛盾。

中國經濟70年系列文章:
中國經濟70年:GDP增長已是強弩之末
中國經濟70年:財政增長2950倍 盈餘已不多
中國經濟70年:貨幣戰爭與通脹之火
中國經濟70年:從人多力量大到人口危機
中國經濟70年:外貿從零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經濟70年:從耕者有其田到房住不炒
中國經濟70年:糧食危機逼近 還有一大怪象

據1948年3月24日《新民報》報導,1948年的1,000萬元相當於1937年的27元。

統計資料表明,1949年人均年現金收入不足100元。1957年人均年現金收入達到 254元。

到了1978年,人均年現金收入 343元,比1957年增長35.4%,扣除物價上升因素,21年裡收入水平實際增長18.5%,平均每年遞增僅0.8%。

在經濟瀕臨崩潰的時候,中共政府被迫「改革開放」,百姓收入得以較快提升,從1978年的 343元增加到1998年的5,425元,扣除物價因素,20年實際增長2.2倍,平均年遞增6%。2018年達到28,228元。

但是,70年來中國已經超發了天量的貨幣,也發生過數次高通貨膨脹事件。

2019年,中國多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後,上海繼續以2,480元/月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居全國第一,遼寧省最低僅為1,300元。

說到收入,無法迴避的就是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基尼係數是國際通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介於0-1之間,數字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通常將0.4作為警戒線。

據官方數據,1978年基尼係數為0.317,自1994年開始越過0.4的警戒線,並逐年上升,2004年超過了0.465。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調查顯示,2010年家庭的基尼係數為0.61,遠高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0.481。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顯示,家庭的基尼係數達到0.73,中國的貧富差距巨大。


家庭的基尼係數超警戒線,中國的貧富差距巨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行業間的收入也相差巨大。由權貴集團及國企壟斷行業控制的如電力、石油、電信、煤氣等行業,與社會服務業的工資差距越拉越大。

教育的產業化、高漲的房價、層層盤剝的醫療產業鏈,讓中國人在這三座大山下苦苦掙扎。

尤其房地產裹挾了經濟,吞噬了百姓財富,中國百姓收入的漲幅,遠遠落後於房價的漲幅。

進入2019年,水果蔬菜一路狂漲,豬肉價格一飛衝天,人民幣的快速貶值,令很多人感嘆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什麼都在漲,就是收入沒有漲,生活過得真是艱辛。

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增加了,必然要在其它方面減少開支。經濟的下滑,失業危險的增加,讓更多的人選擇捂緊錢袋。

近一段時間,關於消費升級還是降級的爭論也引發熱議。一般來說,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即代表全中國人的消費能力,以前這個數字一直在10%以上,2019年首次連續跌破10%和9%兩個關口。

代表低端消費品市場指標的榨菜,出現營收與淨利潤高速的增長,讓人聯想到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指標——榨菜指數。其原理為:榨菜是低端易耗品,以前消費人群以農民工佔大多數。一旦某個地區榨菜銷售額增加,可能意味著人口流入的增加,或者是人們消費降級。

中國人一直有存款的習慣,但現在的中國家庭,大部分是「負翁」。統計顯示,居民槓桿率從2008年時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兩倍。

最近有兩個數據就反映出了這種情況,一個是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有5.6億人的銀行存款為零;另一個是90後(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群體)負債額是月工資的18.5倍,人均負債12萬。按人口比例來算,中國90後有1.75億人,即便算他們全部是負債,那還有3.85億其它年齡段的人口是零存款的。

表面看居民收入確實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收入跑不贏房價,追不上物價,再加上教育、醫療、養老方面的巨額支出,令人幾乎感覺不到收入變化帶來的財富盈餘。統計數據顯示,百姓實際收入落後與經濟增長,說明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並沒有被到居民的手中。

中國經濟70年系列文章電子版下載:

PDF版

EPUB版

MOBI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