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涪陵專區農村共產主義運動紀實》作者顏智華先生
【看中國2019年9月6日訊】推薦顏智華先生的《四川省涪陵專區農村共產主義運動紀實》
這是一部沈重的書:大16開,正文546頁,還有20多頁照片,共計80萬字。書的內容更沈重,書名是:《四川省涪陵專區農村共產主義運動紀實——餓死在人民公社囚籠裡的140萬鄉親》。
作者顏智華是一位獨立學者,涪陵人,中學歷史教師,已退休。這部《四川省涪陵專區農村共產主義運動紀實》,是他先後花費了30年時間,訪問了原四川省兩個專區近20個縣,訪問了上自中共地委書記,下至人民公社生產隊長及普通社員在內的100多位當事人與見證者,查閱了大量歷史檔案與資料,著力寫就的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性專題史書。
涪陵榨菜,全國聞名。很多人是通過涪陵榨菜才知道四川有個地方叫涪陵。四川有近20個專區,涪陵專區轄10個縣,位於四川省東南部,自1985年劃歸重慶直轄市。眾所周知,三年大飢荒,四川是重災區,而涪陵專區又是重災區中的重災區。根據官方的統計,涪陵專區在1957年的總人口是442.67萬人,至1962年底,總人口為351.02萬人;1962年的人口比1957年減少了91.69萬。實際上,從1959年到1962年,4年中涪陵專區非正常死亡人數高達140萬,是四川省非正常死亡人數最多,死亡率最高的專區之一。
農村共產主義運動研究者顏智華的著作。(封面照)
如今,人們一提起大飢荒,通常都會說三年大飢荒,即1959年、1960年、1961年。不過顏智華告訴我們,包括涪陵專區在內的四川省,大飢荒實際上持續了4年半之久。他說的很對。記得當年我們聽老貧農作報告憶苦思甜,憶舊社會的苦,思新社會的甜,有的老貧農講著講著就講漏了嘴,忘記了事前書記的叮囑,說:要說苦,還是61年62年最苦。另外在那時,我們說起「三年自然災害」(這是官方的說法)或災荒年,也常常說到61年62年。可見一般四川人都認為大飢荒不止3年而是4年。四川的大飢荒為何比其他省份更長?責任就在當時的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後被升為西南局第一書記的李井泉,當1961年中央都在「糾左」了的時候,他還在那裡「反右」。
作者指出,從1959年開始發生並延續至1963年上半年的歷時4年半的特大飢荒並非偶然與孤立。之前的9年(1950-1958年)農村裡也是飢荒連連,糠菜半年糧是相對富裕農家的常態,因飢餓死人也非個別。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三條:就是高額的農業實物稅收,糧食統購統銷與農業合作化。作者寫到,1963年夏收後,特大飢荒算是告一段落,在1965年-1966年,農民整體上口糧相對寬裕,但是毛澤東主導新一輪的階級鬥爭即四清運動接踵而至,這場運動是報復性的,就是針對劉少奇的右傾和農民為了自救而自發「包產到戶」。再接下來,是實施三線建設和農業學大寨運動。從1967年起又發生了嚴重的飢荒,一直持續到1978年上半年。
我以為,作者指出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知道,從50年代中期,中國就開始對城鎮人口實行糧食定量,糧票一直到80年代初才取消。可以說,在毛時代的中國,尤其是廣大農村,吃不飽飯是常態。
顏智華這部巨著是一個整體,而其中的很多部分又可以單獨成篇。全書的寫作,既有學術論證,其中不乏思想的亮點,又有通俗敘事,很有可讀性,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特向讀者介紹推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