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詠史詩多到數不清 杜牧這首絕對是人人皆知!(圖)


杜牧一生總為了在風雨中飄搖的大唐盡力吶喊,他的詩歌永遠保持著充沛的精氣神,可是他最後卻只能帶著遺憾離開了他喜愛的世界。(看中國合成圖)

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杜牧生活的年代,朝廷上下想著如何中興,其實大唐早已無望。面對這樣的情景,年少的杜牧想著自己能否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杜牧關心政事,憂國憂民,一心裝著國計民生。安史之亂時,原本駐守在河西、隴右的唐軍被東調平叛,吐蕃乘虛而入,侵占河湟地區。大唐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杜牧極力主張削藩,加強中央集權,抵禦外族入侵,收復失地。故有了這首《河湟》: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

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

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閒人。

杜牧的詠史詩有兩種,一種是就史論史,一種是借古諷今。杜牧有自己的歷史觀,在他看來,一切早有定論的東西,還可以用另外的方式來解釋的,比如霸王自刎烏江。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是誰也無法預料到的,唯有真正能忍辱的人才是好男兒。江東子弟才華出眾之人很多,如果項羽能夠度過烏江,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士重來未可知。

杜牧的借古諷今之作,比如《過清華池絕句三首》其一:

《過清華池絕句三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的詠史詩不在少數,而且佳作迭出。這一首才二十八字卻能膾炙人口、流傳千年的《泊秦淮》,就是一首人人皆知的名作: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浩渺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玉樹後庭花》這樣的淫靡之曲。

《泊秦淮》是杜牧泊舟秦淮之際,眼見紅燈綠酒,耳聞靡靡之音,不禁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杜牧藉此諷刺當時的人苟且偷安,貪圖享樂,不知國勢已日漸衰頹。

其實,這已經不是杜牧第一次藉由詩詞將矛頭直指所謂的上層精英人士了。杜牧一生總在疾呼,為在風雨中飄搖的大唐盡力吶喊。他的詩歌永遠保持著充沛的精氣神,可是他卻透支著自己的心力,終致英年早逝,帶著遺憾離開了他喜愛的世界。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