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不想被人際關係煩心 就要停止「這種」思考(組圖)

 2019-08-12 13: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想要不為人際關係煩心,就要停止會讓自己覺得痛苦的思考。
想要不為人際關係煩心,就要停止會讓自己覺得痛苦的思考

文/石原加受子

停止「應該」的思考

不論是誰,都有自己的思考習慣。

而這個思考的習慣,對自己而言只要能起到正面的作用,或許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只不過,我們常會在不知不覺間,透過思考或自言自語,做出一些讓自己覺得痛苦的事情。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抱持著「理所當然」的想法,認為這麼做才是自然的人們。

比方說,「應該要……」或是「必須這麼做才對」之類的思考。我將這種思考,稱之為「應該」的思考。
 

「應該」的思考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痛苦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解釋「應該」的思考,就是束縛自己想法的意思。

假如我們無意識的認為「應該這麼做才對」,那麼在面對自己和對方時,就會使用「如果我不這麼做」、「你應該這麼做」的說法。

如果不從平常就仔細留意自己使用什麼樣的說法,就不會發現其實自己抱持著這樣的想法。

而且,若是把這樣的狀況視為理所當然,並且這種思考已經牢固地侵蝕自己的潛意識的話,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是否合適。比方說,像是抱持著以下的想法:

「身為社會人士,就應該要跟周圍的人相處融洽。」

「為了和人相處融洽,必須壓抑自我配合他人才行。」

即便自己並沒有打算要抱持著「應該」的思考,但是在家庭或社會當中,那些不絕於耳的斥責,或是受到普遍認為的常識所限制,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會讓你覺得,「身為人類、身為成熟的大人,就應該這麼做」、「自己絕對不能軟弱」、「應該要節儉,不能去玩樂」等等,相信這些想法並不罕見。

為了和人相處融洽,許多人會壓抑自我配合他人。
為了和人相處融洽,許多人會壓抑自我配合他人。

令人出乎意料地,有許多「做不做都是自由」的事

在我的研習會中,為了瞭解我們是否受到這種「應該」想法的限制,並且有所自覺,我曾經提出這樣的問題。

「你等待著相約的朋友,可是對方傳來了『我會遲到一下』的訊息,這時你會怎麼做?有哪些選擇呢?」

大多數人都用「你為什麼要問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情」的奇怪表情,回答我逛逛街、聽音樂、滑手機、單純等待等等。

縱使我再問:「還有其他選項嗎?」得到的答案還是各式各樣的「打發時間」的方法,遲遲得不到最關鍵的那個答案。

於是我再問:「有沒有選擇不等了,選擇『要回家』的人呢?」

也有著回答「我完全沒想到這個選項」的人在。

直到我說為止都沒有這麼想的人,之所以腦海中沒有浮現「回家」的選項,是因為從一開始他們就認為「因為已經約好了要見面,所以自己應該要等對方」。

「因為想見面,所以等待」的話倒是沒什麼問題,但若是覺得「必須要等待」而邊感覺煩躁邊等待的人,就會在枯等對方遲到的這段時間,拚命地隱藏焦躁的心情。

如果你產生了這種煩躁的心情,繼續等待下去只會讓關係更加地惡化,因為就算你忍耐,對方還是會感受到你這種煩躁的心情。

若是能依照時間或是情況,由自己決定選擇「回家」的話,會比較容易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個性越是認真的人或完美主義的人,就越容易陷入這種「應該」的想法當中,並且為此痛苦不已。

然而,如果在你目前認為「應該」或是「不應該」做的事情當中,其實有絕大多數的事,都是「去做是你的自由、不做也是你的自由」,如此一來,又會是如何呢?

改變思考方式,就會發現「應該」要做的事,原來意外的稀少。
改變思考方式,就會發現「應該」要做的事,原來意外的稀少。(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假如你想要停止「應該」的思考

比方說,「你有想要的東西,但是不能奢侈浪費,所以必須耐心等待」,就因為這麼認為,所以你忍耐著不買。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在你心中的想法會變得如何呢?會變得反而更在意想要的東西,更想要得到它。最後終於把持不住買了下去,甚至在購買之後,比起「買了真好」的想法,反而會認為「糟糕,居然買了這麼奢侈的東西」,然後開始自我責備並且產生罪惡感。

那麼,假設換成是「買或不買,都是自己的自由」的想法,又會是如何呢?

如此一來,就會變成為了自己而買,認為「對啊,買不買都是我的自由,那麼因為想要就買了吧」。

像這樣認同自己的慾望,在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就會覺得「啊,買下來真好,因為非常想要,所以好開心啊」,並且發自內心的感到滿足。

或許你會認為,一旦買了想要的東西獲得滿足之後,就會變得「假如原諒如此奢侈的自己的話,就一定會永無止盡地想要」,而為此感到恐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必須說這也是一種思考的習慣。

實際上,假如你打從心底認同自己買想要的東西,就會認為「不用急著買,不論何時都能買」,而抱持著安心的心情,反而不會亂花錢。

甚至你的內心,還能產生好好考慮的餘裕。

只以「應該」的想法忍耐著過生活,人生會慢慢地變得越來越煩雜。另一方面,若是能從「應該」的想法中解放出來,以「做與不做都是我的自由」的感覺來生活的話,人生就會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滿足。

為了停止「應該」的想法,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盡量避免使用「應該要……」、「必須這麼做才對」的說法。

與其滿腦子思考或碎念著「應該這麼做」,不如將其轉變為「做與不做,都是我的自由」的表現方式吧。

如此一來,你就會發現原來「應該要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其實令你意外的稀少。
 

本文整理、節錄自石原加受子《讓相處變簡單的32個心理練習》一書。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 皇輔 来源:采實文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