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形同陌路,有時跟媽媽以前的經歷有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文/吳娟瑜
孩子若從小有社交孤立現象,沒有能力與人交談,也無法建立人際關係,他們看來自視高人一等,其實是苦悶焦慮,彷彿獨行俠、局外人,到社交場合感到彆扭,進到人群恨不得鑽個地洞消失。
有位媽媽就是碰到疏離感的女兒,無論如何請求原諒,讀大學的女兒就是不回call,line她也已讀不回,彷彿從來沒有這個女兒的存在;而媽媽幾經對談後,她看清女兒原來正在複製媽媽的成長模式。
「吳老師,我的女兒不理我,我做錯了什麼嗎?」正當我要離開演說會場,一位婦人靦腆地靠近,我關心地問她:「怎麼啦?說給我聽!」
剎那之間,她的淚水奪眶而出。
原來女兒自從考上大學離家後,絕不和媽媽碰面,無計可施的媽媽只能詢問老公,才能略知一二。
「她為什麼如此對我?」媽媽問我,我發現她弄錯方向找答案,立刻轉移她的重點,「妳需要問自己──當初為什麼那樣對待她?」
女兒可謂「受虐兒」長大,十多年成長過程,受盡媽媽的欺負。當時「兒童人權」尚在萌芽,女兒不懂得向113家暴專線求助,一直忍到國中畢業。
媽媽出身偏鄉,父母又重男輕女,在那樣的家庭,她每天要做家事、餵豬、清掃雞寮,她和兄長無話可說,學校也沒有好朋友,父母更不理她。
長期缺乏與人互動的經驗,媽媽常感覺到被排擠、被霸凌,高商畢業後,進到一家工廠擔任會計,到了女大當嫁的年齡,父母安排相親,她懵懵懂懂地進入婚姻,這時她發現大她10歲的老公是個封閉寡言的人,在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中,她必須照顧年邁的公婆。
懷孕後,在公婆、老公的要求下,她被迫辭去工作,連辦公室的同事也少有聯絡,每天在家庭、醫院之間奔波,疲累煩躁的時候,女兒成了她的出氣筒。
女兒如果碗沒拿好,潑灑了湯汁,或是碗沒洗乾淨,抑或是回應慢了點,她都找得到理由打她。
她最常對女兒說的話是:「妳沒看到我這麼累嗎?妳一直給我惹麻煩。」
女兒從小不敢跟爸爸說,阿公阿嬤自顧不暇,直到女兒國中三年級,她還是可以藉口考試分數不到標準而揍她。
女兒在家一樣沉默寡言,但是非常用功,成績優異的她,最終考上第一志願,第一天穿上校服揹起書包準備出門前,突然轉身對著媽媽說:「從今天起,妳不──可──以──再──打──我。」
彷彿從身體內硬拚出來的大聲,正在客廳整理書報的媽媽受到驚嚇,看到女兒變成一個巨人,高高大大地站在門口,眼神充滿了恨意。
女兒考上大學之前,母女在家形同陌路,她煮好的飯菜,女兒不一定吃,我行我素的老公也幫不上忙,這時媽媽接觸到成長訊息,她回首前塵,看到自己原來錯得離譜。
母女形同陌路,有時跟媽媽以前的經歷有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家長盲點〉教養過程 被複製
媽媽有著她個人成長上的盲點,她潛意識的恐懼是──如果在這世界上我不受歡迎,為何把我生下來?疏離感是怎麼發生的?為何沒有人及早助我一臂之力?
「有些孩童不是天生就消極被動,是因為父母的關係使他們無法發展出個別性」,在《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一書中這樣提到。所謂「父母的關係」,指的是父母在教養過程中「陪伴不足」或「錯誤對待」,使得孩子錯失良機,沒有學到與人為善的溝通技巧,沒有建立群我的良性互動,更沒找到被看重的成就感。
哭泣的媽媽知錯認錯,她明白自己得不到正確引導,如今,又把不當的模式複製到女兒身上,女兒也變得冷淡、逃避、退縮。
〈家長筆記本〉打破疏離 媽媽加油
如今這位媽媽很勇敢地為了母女關係而努力成長,她渴望得到女兒的諒解,願意重新讓女兒享受幸福,感受到媽媽的愛。
暫時得不到女兒諒解,媽媽可以怎麼做呢?我建議她:
第一、到有孩童的慈善機構做社會服務,重建「給出愛」的學習,打破童年以來的疏離感。或參加成長團體,得到心靈紓解的出口處。
第二、寫心靈筆記本,每天寫出想和女兒溝通、分享的話語,這些記錄的文本,總有一天會讓女兒看到,讓她體會到媽媽的用心良苦。
責任編輯: 聆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