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 臺灣一定要撐住香港(圖)
《2022 臺灣最後的機會窗口》書摘
8月3日,香港旺角反送中遊行(王一諾/看中國)
【看中國2019年8月5日訊】香港「反送中事件」之於臺灣的三大意義
六月十六日,要求撤回逃犯條例的民意讓兩百萬港人走上街頭,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僅宣布暫緩,更首度向民眾致歉。但來不及了,香港市民的要求已經升級為三點:林鄭下臺,撤件,平反六月九日百萬人遊行的「暴動」罪名。若這三點做不到,市民要求恐再升級至:議員普選,甚至特首普選,也就是回到2014年「佔中」時的訴求。
事實上,現在香港跟北京都陷入了混亂,北京沒有料到會有這麼多港民上街頭反對,另一方面,中共內部派系問題也喬不攏。這或許顯現出中國一國兩制的失敗,但無論如何,未來一千年,香港在地理上是脫離不了中國,包括臺灣也是。
我們和香港就像間瓷器店,倚著中國這隻大象,大象隨意跺個腳,就會造成極大損失。這次的反送中事件,對臺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一:「過去香港、明日臺灣」,臺灣恐成為香港的備份
從外部的角度來看,香港有兩個臺灣所不具有的角色,一是百年來最大的世界金融中心;第二,香港也是這二十年來,中國權貴家族隱藏財富、洗錢逃難的基地。
說穿了,這一次送中完全不是為了「臺灣那件事情」,而是共產黨內有一批人想把過去香港的逃難財追回來,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是出於正義性,而是真的錢不夠。
兩年前,富商肖建華在香港被捕,也因此爆出他通過香港的金融中心機制,總共在中國內外,為中共數個家族藏匿了估計有一兆美金的資產。然而像肖建華這樣的將自有或代持資產藏在香港的共產黨權貴,大大小小少說還有個一百個。
最近很多人說「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但那其實只是從政治面看問題,我認為從經濟面看應該改成「過去香港、未來臺灣」。如今演變成這個情勢,老共看來是非丟掉香港不可,但香港沒有了之後,他們要找備份,那就是臺灣。也就是說,以臺灣替補香港喪失的與西方經濟打交道的代理站、緩衝區、化妝室、中轉站的功能。
明天的臺灣不能變成過去的香港,從統戰的角度來想,臺灣應該要防範,不能讓中共的手伸向臺灣。
影響二:香港動盪帶來的金融衝擊
除了要防範臺灣成為香港的備份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
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三點零二兆美金。扣除未來十八個月要出手的一點八兆,以及隨時可以撤走的外資約一兆美金,手上真可以用的,其實只剩下四五千億。這個金額,絕對無法轉動全中國的經濟。
老爸破產了,於是看上了「兒子」香港手上的四千多億美元外匯,但在一國兩制下動不了,才會有最近一連串的動作。而在技術層面,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直接讓港幣消失。事實上,作法非常簡單,中國其實只要把人民幣貶到七點八五,馬上就可以宣布人民幣港幣一比一,港幣也就正式被消滅。
這是最壞的情況,但我覺得這件事不遠了。因此我們現在必須要想的是如果港幣垮了,或是與美元脫鉤,臺灣金融機構會有多少曝光風險?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包括保險、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總計在香港的總曝險金額高達九千八百三十九億元新台幣,這還沒加上當前人民幣曝險的部分。此外,中國如果真想要滅港幣,一定會迅雷不及掩耳,所以臺灣金融業不要以為你還有時間準備。而且以現在電子交易的速度,全世界的基金、游資如果要從香港股市抽走,一個鐘頭就抽光了。所以,如果北京要做這件事,不會給你超過一個鐘頭的時間。
臺灣真的是需要做「金融漢光演習」,只是大家普遍都還沒有警覺性。
影響三:凸顯出「臺灣式民主」的弱點
從六月九日事件爆發以來,香港走上街頭的人數之多,以及不分男女老少的凝聚力,令臺灣社會十分驚訝,甚至可以為這部分下另一個定義——香港的民主正式開始跟臺灣競爭。然而這對香港人來說,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他們走上街頭的本質卻與臺灣的民主很不一樣。
臺灣的民主是從威權時代解放,雖然是經由抗爭得來,卻缺少了法治的根基。但是臺灣人民很驕傲,一直驕傲到現在。但香港不一樣,他們在英國統治時期打下了法治的基礎,只是後來被中國統治。但這個從法治土壤長出的民主,一旦鑽出來,可比臺灣的民主還要深化得多。
我們的驚訝,更顯現出我們對於民主的誤解。臺灣因為有一人一票,見到新加玻人、香港人都很跩,但看到也有一人一票的日本人就不敢講話,其實是因為臺灣法治太薄弱。日本東京前市長,違規報銷約值三十萬台幣就得下臺。安倍如果敢貪一千萬日圓,光是有這樣的輿論出現,他也一定要請辭。
這是民族性的問題,所以我常說,臺灣人還沒擺脫幽靈。那名為習慣於威權系統、習慣於服從的幽靈。我們沒有公民意識,只有百姓意識。候選人都必須打著「照顧百姓」的招牌,誰以「公民意識」為訴求出來選,肯定選不上。
香港此次兩百萬人運動,相當於每兩個成年人就有一個走上街頭,給臺灣的啟示就是:民主誠可貴,自由價更高。但為法治故,二者皆可拋。臺灣選民必須意識到,法治土壤薄弱所長出的民主很脆弱。臺灣下一任總統不管是誰,如果沒辦法在司法獨立的面上扎根,臺灣民主還是非常不穩定。
香港應該怎麼做?
回想當年董建華的二十三條,五十萬人上街,之後雖宣布暫緩,但後來還是默默通過了。這次也一樣,北京一定會宣布暫緩,但接下來看的就是香港人的決心。
我建議香港公民應該認識到,所謂暫緩只是威權方的緩兵之計,運動應該持續下去,但是必須避免爆發性的動作,以免給威權方武力介入的藉口。香港公民的最大資產就是國際眼球,因此應該採取持久性的定時定點罷工罷課,堅持到底。目標已經由香港公民自己提了出來:下臺、撤件、平反、普選。青年團體,應該以十種語言向世界持續發聲。因為,這是香港人能夠自主決定命運的最後機會窗口。
當下正處西方對中共的覺醒期和美國對中共製裁的高峰,錯過這個時機,香港就沒有自主爭取的下一步。白宮也已經透露,倘若G20有川習會,川普(特朗普)可能會與習溝通香港問題。但若是等待美國介入,最後得到的頂多也是美國的「安排」,不會是香港人的自主。
香港在英領時代沒有公民權,然而今天香港對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權並不滿意。然而一個地方、一個人擁有自主權、公民權是多麼重要的事。你如果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叫做「香港人」,就應該繼續下去,一直到得到普選目標為止。
在策略面上,香港人其實可以好好想一想,有沒有什麼是中共害怕的,甚至是西方也怕的,應該拿它來當作談判的籌碼。如果香港不見了,世界各國損失多少?如果香港不見了,中共各大派系家族損失多少?不過,千萬要確保安全,走定時定點的「都市游擊抗議」效果最好!
很明顯,香港人因為過去的背景關係,比較世界化,也比較都市化,所以發生什麼事情,就會受到世界的關注。將來臺灣也可能面臨一樣的遭遇。但臺灣世界的眼球關注度遠遠比不上香港。香港如果有兩百個年輕人組織起來用十種語言向世界發聲,臺灣就應該有兩千個年輕人組織起來用十種語言向世界發聲。我現在所說的一切,臺灣都要看清楚。
臺灣跟香港其實是命運共同體,一定要讓世界十大語言的頭三大新聞報紙每天都看得到這個新聞,配合國內定點定時的行動,讓世界知道「你在乎」。
這次,臺灣一定要撐住香港。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