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三峽大壩是中國模式的縮影(圖)

【看中國2019年7月24日訊】前不久關於長江三峽大壩出現壩體變形的傳言,引起外界很大關注,雖然官方已經出面說明是「彈性變形」,不會構成危害,但是卻也再次引發各界對於三峽大壩和相關爭議的討論。在這裡,我不是要討論三峽大壩本身是否已經出現技術上的問題,我要指出的是,整個三峽大壩工程本身,其實極為具有象徵意義,它是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所謂的「中國模式」的一個縮影。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三峽大壩的興建從1950年代就開始討論,各種論證反覆進行,各方面專家的意見一直存在分歧。1980年代後期,趙紫陽主政時期,考慮到黨外強烈的反對意見,曾經以此為理由向鄧小平陳情,建議緩建。但是鄧小平對趙紫陽說,上馬有政治問題,不上馬更有政治問題,因此還是要上馬。鄧小平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不能因為黨外有人反對我們就接受,越是有人反對我們越是要堅持,要不然就無法顯示黨的領導了。鄧小平的拍板,導致如此爭議巨大的工程最終開工建成。這是一個典型案例,說明中國經濟發展中很多決策的背後,其實是政治上的考量起關鍵的作用。

其次,堅決主張和積極推動三峽大壩工程上馬的,主要是兩股力量,一是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為代表的電力系統,一是以前水利部長,後任政協副主席的錢正英為代表的水力系統。這兩種力量對三峽工程上馬的支持,背後都有著強烈的部門利益和既得利益的背景。眾所周知,李鵬家族長期把持電力王國,其家族貪腐與三峽大壩工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工程的上馬,實際上就是權貴集團的利益動機促成的。

第三,中共官方反覆強調的三峽大壩工程上馬的理由,主要就是它在發電方面的巨大的經濟效益。三峽工程可以提高發電量,這一點當然無可置疑。但是在經濟效益之外,如此巨大的工程帶來的其他一些損失,例如移民造成的老百姓的生活問題,例如對數不清的文物遺蹟的不可挽回的破壞,例如對整體環境保護的負面影響,雖然有很多專家一再提出,但是都無法受到當局的重視。在中共的發展思路中,經濟發展高於一切,為了經濟發展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一切都要為經濟效益讓路,這就是三峽大壩工程最終能夠上馬的重要原因。

最後,三峽大壩上馬,考量的主要是當下的經濟效益。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連官方自己都承認過了一段時間,效益就會慢慢降低。當然,這樣的時間也許很長,幾十年甚至一百年,但是,對於決策者來說,那是未來的事情,他們不會考慮那麼長遠,當下的政績和經濟收益才是最重要的。中國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教授曾經一再指出,三峽大壩上馬,早晚還是要炸掉;長期研究三峽工程的王維洛博士也多次指出,未來,三峽大壩一定會出事。但是對於中共當局來講,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因此不在考慮範圍。

因此,圍繞著三峽大壩工程的決策,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四個特點:1)經濟決策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政治考量,三峽大壩是一個水利工程,也是一個政治工程;2)經濟發展的背後,有著利益推動的因素;3)為了經濟發展,可以不惜一切代價;4)這樣的經濟發展,不具備可持續性。而這四點,其實,不正是中國這幾十年來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點嗎?所謂「中國模式」,在三峽大壩上馬的決策過程上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有一天三峽大壩真的出了災難性事故,那恐怕就是「中國模式」正式宣布破產的一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