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說:「道,其實就在人的周圍;離開了常人社會而去修道,不可能得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入世的修行,傳統的道德禮義都是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去遵守。《中庸・第十三章》有這樣一段話--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表達了對《詩經・豳風・伐柯》的部分感悟。
這段話的大意是,孔子說:「道,其實就在人的周圍(只是人沒有發現而已);離開了常人社會而去修道,不可能得道。《詩經・伐柯》說:『(用斧頭)砍樹木製作斧頭柄,它式樣及尺寸就在你的身邊。』」孔子的這段話是針對儒家法門的修煉者(古代的文人)說的,儒家文化中提倡的「修齊治平」都離不開人類社會。
孔子又接著說(大意,原文請看注釋),舉著斧頭將樹木砍削成斧柄,眼光斜視自己手上的斧柄,你還是會覺得有差異。所以君子以做得好的人為參照來要求自己,改正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行了。一個人能做到忠恕,離道就不遠了;什麼是忠恕呢?自己不願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給別人[1]。
孔子為什麼要引用《詩經・伐柯》中的一句話來說明「道不遠人」這樣的理呢?《詩經・伐柯》說的內容具體是什麼呢?
《詩經・伐柯》的具體含意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一章)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二章)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大意:砍樹木製作斧頭柄該怎麼辦?沒有斧頭您做不了。娶妻該怎麼辦?沒有媒氏官您也娶不了。
婚姻六禮中的「問名」,大致流程是男傢俱書托媒人(媒氏官)請問女子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圖乃戴大拉翅的滿族新娘。(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章釋義
取樹木為材製作斧頭柄(柯),沒有斧頭肯定是不行的,斧頭是古代砍伐樹木及舟車製造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克」字的主要用意是講斧頭柄的原材料還是得借助斧頭去砍才行。「取」是「娶」的通假字。「媒」是指「媒氏(官名)」或媒氏這個官署的官員(都可以充當媒人的角色),在西周時期,從朝廷官員到平民娶妻,都必須通過媒氏官介紹及撮合。《周禮・地官司徒》規定:「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大意:媒氏官掌管萬民的婚姻;凡是孩子出生三個月由父親命名之後,都要到媒氏官那裡去登記這個孩子出生的年月日及姓名、性別等。(「判」的意思是「半分而合者」,故古語形容婚姻有「百年好合」及「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的句子。)
西周時期,王朝及各大諸侯國,媒氏這個官署的標準配置是:「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周禮・地官司徒》)」如果是諸侯國君的婚禮一般是上卿為媒,周天子則是三公為媒。
《周禮》還規定了男性二十歲之後,三十歲之前必須娶妻;女性十五歲之後,二十歲之前必須出嫁。無故不結婚的男女要受罰。而各地的媒氏官也會根據所登記的孩子名錄,擇其年齡及門當戶對的男女小孩,給雙方的家長提出建議,至於是否成功,雙方還得按六禮[2]的要求去進行。(《禮記・昏義》及《儀禮・士昏禮》有詳細的規定及說明)
婚姻六禮中第二項的「問名」,大致流程是男傢俱書托媒人(媒氏官)請問女子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女家復書具告(媒氏官會核對原始記錄)。問名後須要占卜,但憑天意,無法人為的協商解決,「問名」這一項是婚姻六禮能否完成的關鍵,這個過程媒氏官署會派人來參加。所以本詩的第一章說:「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大意:製作斧頭柄,它的款式及尺寸就在您的身邊。我要見的人,一定是我身邊在祭祀方面做得好的人(可以是同窗;也可以是同僚)。
儒家文化提倡的是入世的修行,傳統的道德禮義都是需要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去遵守。
第二章釋義
製作斧頭柄(柯),必須用斧頭來砍削;它的款式及尺寸除了以手上的斧柄為參照之外,《周禮》還有詳細的規定;就好像娶妻,必須通過媒氏來撮合介紹,《周禮》(包括《禮記》、《儀禮》)同樣有詳細的規定。
「覯」讀音「夠」,「見」或「拜會」的意思;「籩豆」指古代祭祀中盛放祭品的兩種禮器,所以這個詞在本詩中是借指祭祀。「籩」讀音「邊」,是竹制的禮器,「豆」為木制;主要用於盛放水土類祭品[3]。「踐」這個字,筆者認為應該取其「履行」或「行(禮)」的意思,這種用法在先秦時期的典籍中也常見。例如,《禮記・曲禮上》:「修身踐言,謂之善行。(大意:修煉自身,履行自己的諾言,這就是好的品行。)」《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大意:在下是某夫子的家臣,不足以行此賓客之禮,冒昧再次辭謝!)」
〈伐柯〉這首詩以製作斧頭柄起興,用娶妻來比喻。「伐柯」首先須要斧頭來砍削樹木;「娶妻」須要「媒氏官」登記及撮合(得到官方的承認,也可以說是天定的姻緣,因為那時候官員均由王朝或諸侯國君委命,而王權及君權天授)。「伐柯」的參照物就在自己的手上(斧頭柄);「娶妻」可以以自己的父母親及已經成婚的兄弟姐妹為參照。周朝時期的婚禮有文字上的禮法規定。「伐柯」亦然,《周禮》也有「柯」的詳細尺寸規定。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術數的運用涵蓋了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
重點在精於祭祀
「我覯之子,籩豆有踐」;最後兩句是這首詩所要闡述的重點。為什麼我要見的人是祭祀方面做得好的?「籩豆」二字為什麼不是詩書、琴瑟、鐘鼓、兵書或者是禮樂、德行等,而是祭祀呢?這裡面存在了什麼奧秘呢?
筆者因為機緣巧合,從事了傳統的制香行業,每天制香都按傳統的製造要求,沐浴更衣給黃帝上香,然後才開始製作。當時筆者沒有任何有求之心,都是抱著一種虔誠的心態在做事,祭文也是自己原創的。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祭祀黃帝等於是祭天,又相當於是古代學堂的釋奠禮(神明是沒有分別心的,不是說一定要祭祀周公或孔子才算是釋奠,而且周公及孔子也都是黃帝的傳人。)
經過了三年多的躬行,筆者不只是在制香方面得到了神明的很多點化,在其它傳統行業,雖然沒有去實踐,也有所領悟。因為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術數的運用涵蓋了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另外,在唐詩近體詩的創作中,筆者也得到了神明的很多點化,寫詩時腦海中出現的詞彙似曾相識,一查字典發現原來古人有用過。
筆者說出自己親身經歷的用意是想表達,只有虔誠的祭祀(不帶任何有求之心),才能得到神的幫助及點化,才能看到十三經[4]字面背後更深的內涵。以《伐柯》這首詩為例,筆者在之前說了,《周禮》對「柯」的尺寸有具體的規定。
《周禮・冬官考工記》:「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首。」
譯文:
斧頭柄總長三尺(三十寸),寬三寸,厚度一寸半。將柄的長度五等分(每個等分為六寸),一頭的六寸為柄首(與金屬斧頭的結合長度)。
各位讀者能看出其中的玄妙嗎?可能大部分人即使看了譯文也一樣有雲裡霧裡的感覺。筆者想說的是,《周禮》對「柯」的尺寸規定真是玄妙異常!
首先,「柯」的材質是樹木,五行屬木。「柯」的三個主要尺寸都與「三」有關(一寸半是三寸的一半),基數是「寸」。而「三」卻是木的生數[5],這就保證了「柯」帶著「木」的生機和靈性。
柯與金屬斧頭結合部分的長度是「六寸」,這個尺寸作用玄妙,因為「六」是五行中「水」的成數[6],而斧頭是金屬的,所以在斧頭與木柄(柯)結合處形成了一個「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小迴圈。也就是,這把斧頭在我們這個空間看,木柄與金屬是直接接觸的,可是在另外空間看,木柄與金屬斧頭的結合部卻是泡在水裡,這樣木柄能維持生機和活性,即使操作過程中的磨損也會自我修復。如果金屬斧頭與木柄直接接觸,就是「金克木」,木柄在使用不長的時間就會因為磨損、鬆動必須更換了。
從無意間重新閱讀《伐柯》這首詩,再去查《周禮》中對「柯」尺寸的規定,冥冥中仿佛都有安排。原來我一直不明白山西恒山的懸空寺那些插入山壁中承重的木柱子為什麼可以千年不腐,看了《周禮》的這一段話,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五行小世界的構建之理。當然,我能有所領悟,這一切都應該感恩神的慈悲和點化。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的研究也只是剛剛入門;我認為要想在這方面有成效,首先必須有對神佛的敬畏和感恩,還必須改變現代人固有的觀念;只有這樣,傳統文化才能得到發揚光大,並讓全世界的人都刮目相待。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要想在這方面有成效,首先必須有對神佛的敬畏和感恩,還必須改變現代人固有的觀念。(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注釋
1、《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2、六禮:指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納幣)、請期、親迎。其中納幣也稱為「文定」。
3、《禮記・郊特牲》:「飲,養陽氣也,故有樂;食,養陰氣也,故無聲。凡聲,陽也。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籩豆之實,水土之品也。不敢用褻味,而貴多品,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大意:饗禮以飲酒為主,意在保養陽氣,所以有音樂;食禮以吃飯為主,意在保養陰氣,所以沒有音樂。凡是音樂,都屬陽類。鼎和俎的數目總是單數,籩和豆的數目總是偶數,這是因為鼎俎是盛放牲體的,牲體是動物,屬於陽類;而籩豆中盛放的多是植物,植物屬於陰類。籩豆中盛放的食品,都是水中所生,土中所長,屬於陰類。祭品既不敢用生人認為味美可口者,而品種可以多樣,因為祭品是用來供奉神靈的。
4、十三經: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易經》、《尚書》、《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5、《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其數八。其味酸,其臭膻。」東漢經學家鄭玄注:「木生數三,成數八。」
6、《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東漢經學家鄭玄注:「水生數一,成數六。但言六者,亦舉其成數。」
7、《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火生數二,成數七。但言七者,亦舉其成數。」
(此文刪節自〈道不遠人——《詩經.伐柯》隱藏的玄機〉一文)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