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來自滬港2個留學生眼中的美國:竟是這個樣子?(圖)

 2019-07-07 01: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來自滬港2個留學生眼中的美國:竟是這個樣子?
美國到底是怎麼樣的?(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19年7月6日訊】真實的美國到底是怎麼樣的?這個問題如果你問100個人,相信至少有80個不同的答案。下面這個帖子,最近又在網路熱起來。講的是兩名分別來自上海和香港留學生,她/他眼中的美國,貼文下面引來不少網民討論。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2名分別來自上海香港的留學生眼中的美國是什麼樣子的。

上海姑娘Yucheng Tu從美國名校畢業後,曾在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生活過三年,下面是美國讓她吃驚的地方。

1、體重問題

來美國前,我聽說過美國社會存在體重問題,但是真的來到這裡,還是被驚到了。我心目中的「體重大」只是長得圓一點,完全沒想到很多美國人體重會超過300磅(135公斤)。

來自上海香港2個留學生眼中的美國:竟是這個樣子?
美國體重過重民眾比例很高。(圖片來源:Pixabay)

2、美食天堂

很多菜的名字我記不住,但週末的時候可選擇的大餐種類太多了:泰國、法國、比利時、印度、中東、義大利、香港、韓國、日本和地中海美食應有盡有。有些餐廳的菜單別具一格。

3、環境美呆了

美國鄉村
美國鄉村小屋(圖片來源:Pixabay)

至少像麥迪遜這樣的小城市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我從沒想過自己能住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湖水邊,出門就能看見松鼠、鳥、鴨子和兔子。

4、生孩子好多

美國很多和我同齡的人都有2-4個兄弟姐妹。有的人有7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來自香港的Bruce Li(厲害了,竟然叫李小龍!)這麼看美國:

1、美國人的數學非常差

我說的還只是類似乘除法的簡單計算,比如計算折扣價。有好多次我在排隊付賬時,看到收銀員被很簡單的計算難住。在香港,成績平平的8歲孩子幾秒鐘就算得出來。

在香港讀大學時因為數學差,我沒有選擇技術性很強的專業。在美國讀研時,我選修了一門統計學,我也再次領教了美國人的數學水平。

這門課只涉及一些簡單的公式和方程式,都是我在香港上初中時學過的。但是,教授竟然給學生一步一步地講,就這樣,有的同學還聽不懂。

我上的雖然不是哈佛或其他常春籐大學,但至少也是美國某個州最好的公立大學,他們的數學竟然這麼差,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2、大熔爐?沒覺得

的確,在美國可以看到各種膚色、各個族裔的人。白人、黑人、拉美裔、亞裔、印度人,但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區域、社交圈和文化,並沒有特別多的交融,很少看到不同族裔的人在一起。

大多數時候各族裔的人各自為政。更有趣的是,即使在「華人」中也有很多不同的小圈子。我上的大學在紐約以北地區,有70%的學生來自紐約市和長島。

學校裡來自亞洲的同學很多。在香港,90%的人講粵語,因此在學校看到各式各樣的華人群體,讓我大開眼界:有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從大陸移民來的廣東人、移民來的香港人、從大陸北方移民或來留學的講普通話的人,還有臺灣人。

不用說,韓國人和日本人也是待在自己的圈子裡。多元是真的,可是「熔爐」在哪兒?

3、美國不同地區在友好程度、犯罪率、經濟發展水平方面差異巨大

對於外國人來說,瞭解美國的途徑往往是好萊塢電影、美劇和美國遊客。因此人們很容易認為美國整體上就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或者美國遊客的樣子,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我住在一個小鎮,那兒的人是我見過最友好的人。相比之下,香港人通常比較粗魯,對陌生人並不友好。

有次旅遊我去了紐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在紐約,陌生人之間的關係還有開車的禮儀和小鎮截然不同。

家住小城鎮的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們特別害怕在紐約開車,因為多數司機不會讓你變道,開在他們前面。一個紐約的朋友告誡我在紐約停車時一定要把包和個人物品放進後備箱,我在小鎮時從來都不需要這麼做。

我還注意到,在大城市有流浪者,有的乞丐還會講中文,難以想像吧?有一次我在曼哈頓一個車站等車,突然有個黑人小夥微笑著向我走過來,用幾乎完美的中文對我說,「你好嗎?」。因為美國人經常對陌生人微笑,我起初完全沒看出來他是乞丐。

我用中文跟他打了招呼,然後他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有沒有零錢或硬幣可以給他。

我正遲疑該怎麼做,有兩個警察看到我們,走過來要那個黑人走開。那一刻我忍不住想「在紐約生活真不容易,乞丐都得學外語。」

上面這些經歷讓我知道,美國不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它幅員遼闊,千姿百態。

4、槍支、暴力和犯罪問題不像國內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

美國的槍擊案舉世聞名,在美國也一直是熱議的話題。我認識不少香港學生,他們從沒去過美國,但卻因為認為美國太危險而選擇不去美國留學,就更別說移民了。

他們不想生活在一個持槍合法的國家,認為如果人人都可以持槍,那你完全不知道哪天哪個瘋子會大開殺戒。

可真實情況完全沒有那麼誇張。沒有只因不開心就拿槍亂掃別人的事情。

5、籃球和NBA在美國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火

我很吃驚自己身邊很少有美國人追著看NBA的比賽。相反,NBA在東亞特別受歡迎,尤其是在芝加哥公牛擁有邁克爾.喬丹那個年代。大多數高中生,包括我,當時都極度痴迷NBA。

我到了美國才知道,NBA在職業體育項目中,受美國人歡迎程度只排到第3還是第4。最受美國人熱捧的是NFL(美國橄欖球聯盟)和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6、很多美國人沒有護照 因此從未出過國

可能因為香港太小,沒太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但凡假期,機場總是擠滿了要飛臺灣、日本、泰國等地度假的港人,去這些地方只需要3到5個小時。

後來我才意識到美國很大,非常多元化,在美國的不同地方旅遊,可以讓旅行者獲得很多不同的經歷和體驗。

7、很多中國人以為西方人普遍外向開朗 不像中國人有很多禁忌,然而…

我曾經是持上述觀點的人。一般來講,中國人,尤其是老年人,對於「死」和「鬼」非常避諱,很少談及。我們往往用其他詞來替代忌諱的詞。

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後,我才知道美國人也有禁忌。首當其衝的就是種族,以及各種族之間的關係了。

美國人一般不談這個問題,或者只在沒有其他種族的人在場時才會講出自己的真實看法。

我曾在一家實驗室做過助理研究員,當時我是實驗室唯一的亞洲人,其他全是白人,所以才幸運地聽到他們的真實看法。

可能是因為我講話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聽他們說,然後他們忘記了我的存在才敢於「直抒胸臆」。

另一個禁忌是「胖」。即使事實的確如此,但是對別人說「你胖了」或「你最近好像發福了」跟犯罪是一樣的。還好我自己從沒在「胖」字上犯過錯。美國人對他人體型的評價真的「太不真實」。

外表縱然千差萬別,但人的內心都是一樣的。畢竟我們都是渴望被愛與尊重的人。

8、我知道李小龍很有名,但到美國後我才知道他在美國是多麼有名!

李小龍
李小龍(圖片來源:Mark Metcalfe/Getty Images)

每次我做自我介紹時,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我:我叫Bruce,來自香港。

他/她:你不會姓Lee吧?

我:是的,我姓Li。

他/她:不可能!我還叫Janet Jackson呢(如果她是黑人)!

要麼就是:Bruce Lee!?! 你是Bruce Lee?我不信!

這個時候我只好把身份證件拿給他們看,證明我的確叫Bruce Li。

網民評論:

「皮毛而已。」

「我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這篇文章基本是真實情況。」

「美國的初中高中教育,以人文為本,著重思考和道德,並沒特別注重數理化,這是美國民主的基石。」

「Bruce Li是香港人嗎?他的李(Li)是大陸的漢語拼音。香港的李應該用Lee嘛!(小編註:一般來說,香港的的李應該用Lee,大陸用Li。但小編在美國認識一名來自香港的朋友,他的姓就是用Li而不是用Lee。)」

「這篇文章是很多年前已經發表過了,並無新意,但話題永恆。只有在一個國家讀過書,工作過,交過稅,參加過選舉,才能瞭解這個國家的百分之70到80。我們讀者看看而已,不必批駁,如有不同感觀,可以發表自己的生活體會。」

「一個建國才幾百年的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卻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各中的道理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懂的。這是一部最深刻的哲學著作。」

責任編輯: 江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