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緊急狀態!(圖)
今年以來,相信大家對三件事十分疑惑。(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7月3日訊】今年以來,相信大家對三件事十分疑惑。第一,夏季以來各地都有高溫酷熱的報導。高溫酷暑首先襲擊的是中國,4月,四川南部、雲南南部、廣西西部和海南遭遇酷熱,4月20日前後,海南熱浪滾滾,北部的臨高縣國家站最高氣溫達到了驚人的41度,打破該站點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6月上中旬,印度多個地區出現了創歷史記錄的高溫,印度北部的許多地區的氣溫甚至徘徊在50攝氏度左右,西部拉賈斯坦邦久魯市6月1日的最高氣溫達到50.8度。
但印度、巴基斯坦的高溫很快就被中東所打破,6月17日,科威特氣候炎熱,一棟大樓上居然測得驚人的62度高溫,瞬時曾達到63度。而日本和歐洲的西班牙、法國、瑞士和克羅埃西亞等地區也不斷遭遇熱浪的襲擊。全球媒體對酷熱的報導幾乎像世界末日一般。
第二,地震異常頻繁。
6月18日,四川宜賓長寧縣發生6級地震。其實,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五月、六月以來的中、高強度的地震異常頻繁,其中包括:
5月26日:秘魯8級地震;
5月30日:薩爾瓦多6.6級地震;
6月15日:紐西蘭7.2級地震;
6月19日:紐西蘭海域6.4級地震;
6月19日:日本山形縣近海6.7級地震;
6月20日:萬那杜5.8級地震;
6月23日:美國加州5.6級地震;
6月24日:印尼7.5級地震;
6月25日:澳洲達爾文感受到7.2級地震餘震……
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但如此頻繁的發生中高級別的地震就顯得異乎尋常。
第三,南極和北極冰川加速融化。
剛進入2019年,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就報導,2018年12月南極周圍的海冰面積損失率為有衛星記錄以來最快,它直接導致進入2019年1月之後,南極海冰面積達到了創記錄的低點。NSIDC的消息稱,1月1日南極周圍的海冰面積為547萬平方公里,是1978年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低記錄。而且自12月以來,南極周圍的海冰削減速度遠高於過去三十年的平均速度。
北極的變化更為驚人。
6月16日媒體報導,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一日內冰雪融化達到20億噸。按說,夏季到來冰雪融化本是正常現象,但這樣的速度是驚人的、異常的,比以往快多少哪?與以往年份同期的融化速度相比,現在發生的融化完全可以稱呼為崩潰式融化。
局地的酷熱、密集的中高強度的地震、冰川加速融化這三件事有關係嗎?
按現在媒體所報導所謂專家的觀點,大多都把上述現象籠統歸結為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影響。現在就和大家解釋這三件事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們本質上就是一件事!
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服務項目的報告,從2016年開始,亞洲、歐洲、北美中高緯度地區的氣溫在下降,但北極地區附近的氣溫卻在上升。根據現在海冰融化的速度來看,北極和南極的氣溫在加速上升(從北極的情形來看,或可以用爆發性上升來形容),如此一來,冰川加速融化形成的巨量淡水就會被注入到南極和北極海域。
本人曾經向大家陳述過一個原理,當南極北極的淡水加速流入極地海洋之後,就會阻斷大洋的洋流,當大洋洋流被阻斷之後,靠近墨西哥灣和赤道附近的暖濕氣流就難以被吹向亞、歐的中高緯度地區,這些熱量在中低維度地區不斷積累(不能順利地向中高緯度地區流動)就會帶來局地的高溫,這是中國海南和西南局部地區、南部歐洲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中東地區爆發高熱的根源。
同時,有一個經典的理論是,當淡水大量注入海洋之後,會帶來海平面的加速上升,導致地殼應力的劇烈變化,從而引發密集的地震。而南北極加速融化,就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進而導致地震頻發。所以,南北極冰雪加速融化、地震密集發生以及局地酷熱的出現,三件事原本就是一件事!
既然洋流被阻斷或遲滯已經導致地球局地異常的高溫,就可以得出一個必然的結論:秋、冬、春季節,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今年會出現酷寒和極寒。源於北極升溫會導致冬季北極的冷渦更頻繁地南下,而中低維度地區的暖濕氣流也難以抵達中高緯度地區,就會形成中高緯度地區的極寒氣候。如果歐洲、亞洲和北美的中高緯度地區在下一個冬季同時創造低溫的歷史極值也毫不奇怪。
基於6月北極海冰融化的速度更快,會給地殼帶來更劇烈的應力變化,預計未來數月的地震會更頻繁地發生,同時,還要嚴密警惕火山噴發的密集出現。地震和火山噴發都是地球釋放能量的方式。
美國、烏克蘭、俄羅斯、加拿大等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輸出地區,中國也是世界上的產糧大國,可他們恰恰主要處於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一旦因氣候因素導致農作物出現大減產,結局就可以預料。
這就是新的狀態,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臨的緊急狀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