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智慧 為人處事一定要懂這一點(組圖)
孔子與他的弟子們。(繪圖:Mimi Zhu/看中國)
「過猶不及」體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論語・先進》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意思是講: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他們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分,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更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都是一樣的。」
「過猶(如同)不及」體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認為: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於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聖。既然子張做得過分、子夏做得不足,那麼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這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
孔子在《論語・子路》中,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意思是說:「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為,狷者對有些事是不肯幹的。」「狂」與「狷」是兩種對立的品質。一是流於冒進,膽大妄為;一是縮手縮腳,不敢作為。孔子認為,中行就是不偏於狂,也不偏於狷。人的氣質、作風、德行都不偏於任何一個方面,對立的雙方應互相牽制,互相補充,這才符合於中庸的思想。
孔子「過猶不及」的思想,可以適用於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凡事做過頭了,就會適得其反,事與願違。「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是人們常見的自然現象。「陽春白雪,和者蓋寡」,太高深的音樂,難以普及推廣。「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對人「察之密,待之嚴」,會使人才無以自全而或見棄:還有諸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等等,都是告誡人們: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為人處世,要懂得適可而止。不過分,不過度,不過頭,適時,適度,適宜。這樣事業、生活、人際關係,才能處於最佳狀態。
陳軫向昭陽講述「畫蛇添足」的故事
如果戰無不勝卻不懂得適可而止,只會招致殺身之禍。(繪圖:志清/看中國)
《戰國策》記載的「畫蛇添足」的故事中,講:縱橫家陳軫,向昭陽講述過猶不及、不要畫蛇添足、而要適可而止的道理,從而挽救了一個國家。楚國大將昭陽,率楚軍攻打魏國,擊殺魏將,大破魏軍,攻佔了八座城池,又乘勢移師攻打齊國,齊國非常危急。
陳軫以齊王使者的身份,前去遊說昭陽,他首先向昭陽,祝賀楚軍的勝利,然後問昭陽:「按照楚國的制度,有殺將取地之功,能封什麼官爵祿位?」昭陽答道:「官至上柱國,爵為上執。」
陳軫接著又問:「比這更尊貴的還有什麼?」昭陽說:「那就只有令尹了。」陳軫說:「令尹的確是最顯貴的官職,但楚王卻不可能設兩個令尹!--我給將軍說個故事吧。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先,把一壺酒賜給門客。門客相顧商議:『這酒,幾個人喝,酒不夠;一個人享用卻有餘,讓我們每個人都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成,這酒就歸誰喝。』大家都表示同意。有個門客,率先畫完了,取過酒壺;準備先喝,就左手持杯,右手又在地上畫了起來,並自言自語地說:『我還可以為蛇添上足呢。』蛇足尚未畫完,另一門客的蛇,也畫好了,於是一把奪過他手中的酒壺,說:『蛇本無腳,你給它硬添上腳,就不是蛇了!』於是,喝了那酒。而畫蛇腳的人,最終沒有喝到酒。如今,將軍輔佐楚王攻打魏國,破軍殺將,豪取八城,兵鋒不減之際,又移師向齊,齊人震恐,僅憑這些,將軍足以揚名立萬了,而在官位上,是不可能再有什麼加封的。如果戰無不勝卻不懂得適可而止,只會招致殺身之禍,該得的官爵,將不為將軍所有,正如畫蛇添足一樣!」
昭陽認為他的話,很有道理。就撤兵回國了。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為名利所驅使,往往身不由已,只知進,不知退。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無疑是臨淵縱馬。謙虛是美德,過度自謙就是自卑;自信是動力,過度自信就是狂妄自負;忍讓是寬容,可一味逆來順受卻是懦弱。能否做到適可而止、把握正確的度,直接影響著我們人格的修養和事業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