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種藝術,把話說好的關鍵在於是否尊重對方,為對方著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不知您有沒有注意過,看似簡簡單單的說話,常常會讓人生與眾不同,走上不同的軌跡。或許您心中會感到納悶:說話有這麼重要嗎?
不打緊,我們先來看看以下這兩句話,您能看出其中的差異嗎?
「沒事,慢點,我們還沒開飯。」
「沒關係,我們等你到了再開飯!」
前者的表述中,並沒有表達出會等對方的意思,只是開席時間還沒到;
而後者卻表達出對「你」的尊重,體現出其中價值,使人聽了非常舒服。
同一句話,說的方式不同,效果就會不一樣,這就是一種說話的藝術。但說穿了,也就是自己心裡是為對方著想?還是為自己著想的差異而已。
即使如此,在現在生活中,我們其實很有必要鍛煉好自己的說話水準。若能做到,就能讓人喜歡,聽者樂意;而有些說話方式,就要避免用在日常生活中。否則會越來越不受歡迎,慢慢被邊緣化。
若能注意說話方式,其實也就在審視自己的內心,因為我們真的有必要好好雕琢,走一條正統而有型的成長之路,讓自己重生。
那麼說話有哪些禁忌呢?我們不妨從四個方面來簡單說明:
1、講話無禁忌
人都喜歡被尊重的感受,若不被尊重,就意味著人格受到了挑戰。因此要顧及到這一感受,使對方能感受到尊重,這是說話起碼的分寸。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得有一個底限。
不在人前揭短,不在背後道人是非,做到光明磊落,於心無愧,這是基本的處事準則。這看起來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對不知道這項準則的人來說,人格在這裡就會被分成兩個檔次。
刻薄、無情、尖銳的說話方式,則是素養層面的修為。一個人無論何時都要做到大度處世,不在口中論長短。逞一時之雄,不如長一世之志。
講話刻薄無情的人,只是展現一個人能耐不足,彰顯自己的素質低落。這種人凡事愛計較,難成大事。
2、說話充滿口頭禪、不斷重複
有的人說話的時候,不注意聽者的感受,時常夾帶口頭禪,或反覆強調,重三倒四,這樣很容易讓聽者產生反感。
比如哇塞、我靠、我這人、我說、你這……這類口頭禪屢見不鮮。口頭禪難以更改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是口頭禪,已經成了習慣。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進一步成長,就要學會跳出自已本身,去思考問題。懂得利用這種跳身本身思維的思考方式,將具備一種格外的自知之明,通過長期的積累,他們不只比平常人優秀一點點,而是明顯的生活在另一層次。
說話重複囉嗦的人,不是邏輯有問題,就是缺乏思維能力,記性也不好,卻沒有一套完整的邏輯來說明事理。
3、傳遞消極、負面的情緒與信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無時不刻在散發著能量。散發正向能量,能給人帶來動力;若散發負面能量,就只會消耗他人。如果思維中總是充滿負面信息,身、心、靈就會變得消極。
悲觀行南不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好,只會變得更糟。
4、聲線細微,缺乏氣勢
第四個是感觀層面的,很多人說話的時候很小聲,別人甚至要側著耳朵,才能聽到內容。聲音細微沒有中氣,底氣不足,不夠剛毅,表現出來的話語就缺乏有穿透力。
在古代的相學中,這種聲音是下品,一般沒有什麼大成就;而上品的聲音是如迴旋的洪鐘,又似虎嘯函谷,有這種聲音的,代表此人非富即貴。這個雖是相學,但其實還是有一定根據的。
想讓人更喜歡自己,一定要先練好說話,並去除口頭禪等不必要的語言重複項,表達時力爭做到精煉、準確。接著才是情感上注意不要口無遮攔,內容也不要傳遞負面信息。我們也會在這樣的改變過程中,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責任編輯: 皇輔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