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與外國人都好奇的問題:「天王有姓氏嗎?」(組圖)
日本明仁天王與王后美智子。(圖片來源:Kazuhiro NOGI / POOL / AFP)
八色之姓
一直以來,日本人與外國人都想問:「天王有姓氏嗎?」回答之前,先為大家整理天王與日本人姓氏誕生的大概過程。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中期左右,當時仍然被稱為倭國的日本,仍未產生文字,按照後來的史書來看,當時的上流階層以「職名」和「所在地」為氏,如大伴氏(職名)、蘇我氏(地名)等。
到了公元六七○年,天智天王實施了著名的「庚午年籍」(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國民戶籍帳冊,已散佚),他的弟弟天武天王除了另外製作了「庚寅年籍」(同樣散佚)外,又為從屬國家的官員和地方豪族設立「八色之姓」,按地位高低排列為:真人、朝臣、宿禰、忌寸、道師、臣、連、稻置。自此之後,豪族群臣受封於天王,領取了賜予的氏姓做為身分象徵。
《小倉百人一首》裡的天智天王(Source:wikipedia)
而天王本身有沒有為自己和家族創立氏姓呢?
曾有說法指,創立「八色之姓」的天武天王死後,他的和風諡號為「天渟中原瀛真人天王」,換言之,天王很有可能用了八色姓中最高級的「真人」做為自己的姓氏。順帶一提,所謂的「和風諡號」便是以古日本語和思維去紀念、評定大王生前功德的諡號,而且專門在國內使用,與模仿中國、朝鮮半島,以漢音雙字做為紀念,主要用於國史上的「漢風諡號」有所不同。
話說回來,由於天武天王以後的天王都沒有用「真人」自稱的相關資料,因此,更多歷史學家認為,「真人」不是指八色姓中的「真人」,而是仿照唐高宗採用道教思想,將王帝比做道教中仙人(真人)。
換言之,他們主張天武天王的和風諡號「天渟中原瀛真人天王」與八色姓毫無關係,一切只是巧合而已。
日本明仁天王與王后美智子。(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倭之五王曾以「倭」為姓
另外,其實在天武天王之前,在日本以外的史料裡,也能找到倭國時代的大王曾向外國提到自己姓氏的記載。這個重要的線索來自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劉宋帝國的《宋書》。
根據《宋書.倭國傳》記載,當時倭王倭讚向劉宋帝國要求建立外交關係,並且請求王帝劉裕賜官。接著,倭讚的弟弟倭珍,還有十八年後被推斷是倭王同族的倭濟,其子倭興和倭武兩兄弟均先後派使者向劉宋帝國朝貢,以及請求賜予將軍等稱號。倭武更曾經分別與劉宋、蕭齊和蕭梁三個南朝帝國建交。這五位倭王在歷史上一般被稱為「倭之五王」。
這五位倭王均曾以「倭」(Yamato)為姓,並且被記錄在中國王朝的官史上。究竟他們是主動以「倭」為姓,還是劉宋、蕭齊、蕭梁帝國以他們的國為姓,以便記載,在目前史學界裡仍然有爭議。但整體來說,後一種說法獲得較多歷史學家支持。
順帶一提,目前史學界利用最後一位倭王倭武在中國官史的活動時代,推定他是雄略天王。然後,再按照以上的親族關係,進一步推斷倭讚、倭珍,同族的倭濟、倭興分別是仁德、履中、允恭和安康四位天王,但這樣的說法還沒辦法「驗明正身」。
創造創立「八色之姓」的天武天王(Source:wikipedia)
《隋書》記載:倭王姓阿每
倭武在蕭梁立國初期(公元五○二年),仍然與中國進行交流和朝貢,但似乎沒有跟接續的陳帝國有交流的紀錄,也沒有出現在《陳書》之中。而倭國(《隋書》寫作「俀」)與隋帝國交流,已經事隔近一百年(公元六○○年),也就是史稱「遣隋使」的時代。
按《隋書.倭國傳》記載,倭國派來的使者向隋文帝楊堅說明了倭國王的姓名。使者稱「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乍看之下,與南朝時代的「倭姓」完全不同。不過,日本歷史學家重新按照這些漢字的讀音進行解讀後,得出「阿每」(Ame)是「天」的音譯,「多利思比孤」(Tarishihiko)是「降臨」之意,而「阿輩雞彌」(Ōkimi)則是「天兒」、「大王」的意思。
換句話說,「阿每.多利思比孤.阿輩雞彌」就是「從天降臨的大王」,是「天王」在古日語中的同義語,也就是說在《隋書》留下的倭國王姓、名、號其實都不是當時天王的姓名,倭國使者只是將「天王」的同義語分拆成姓、字、號來告知隋文帝,不打算按照中國習慣為天王定一個中國風的名諱。更直接一點說,倭國已有與隋帝國平起平坐的意識。
唐宋的記載,其後不再探求天王的姓氏到了八世紀初的唐帝國時代,當時已改稱國號為「日本」的奈良朝廷與唐帝國交流,唐帝國曾按照在長安留學的日本僧侶、學生的說法,在寫給天王的國書中稱「日本國王主明樂美御德」。「主明樂美御德」其實就是日語「天王」的讀音轉化為漢字,而這也是一串讚美字詞,反映日本僧侶利用機會美化自己國王的稱號。唐帝國似乎不知其實,直接照用。
之後宋帝國的《宋史》,則改稱日本國王的姓為「王」,但沒有更多的描述。而宋帝國以後的中國官史,沒有再對天王之姓有什麼記載,一方面是同時代的天王已經不再是執政的國君,成為了「統而不治」的國家代表。
*本文摘自《解開天王祕密的70個問題第一部+第二部套書》,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