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在美國不是新創意(圖)


紐約(Getty Images/JOHANNES EISELE)

【看中國2019年4月21日訊】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提出一連串的社會主義政治主張,頗受左派年輕人的推崇。他提出的全民免費醫療的社會主義立場被認為是獨具匠心的創新主張。其實,他提出的這些主張,就包括今年民主黨候選人接二連三提出的社會主義立場都不新鮮,而且在近代歷史都是屢試屢敗的政治主張。

最早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在美國,1825年,羅伯特.歐文在印第安納創建了一個名叫新和諧的公社,用來證明公有制的優勢。同一年,歐文還在國會作了介紹,除了兩黨議員,還有最高法院大法官,美國總統門羅,和剛剛勝選的候任總統亞當斯。歐文用他畢生的積蓄開創的新和諧公社,不到兩年以慘敗告終。他的兒子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辦法,用包產到戶完全私有的方式拯救了下來。

十九世紀在美國其他地區前後出現過四、五十個類似的社會主義實驗和公社,無一例外的都以失敗告終,平均壽命兩年。要不是馬克思,社會主義早就被世人遺忘。馬克思把失敗的社會主義冠以科學社會主義的桂冠,從新介紹給世人,歐洲出現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政黨。

但由於工業化和生產力的發展,工人生活改善,中產階級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規模日益擴大,他們都對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嗤之以鼻。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寧在俄國組建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沙皇政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在人間立足,波及到十八個國家,涵蓋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

今天,世界上還有六個社會主義國家,包括中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也把有產者包括了進來。實際上,根據2012年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世界上有160多位億萬富翁都是政府高官和共產黨員。現在美國左派們不再避諱社會主義,稱自己就是社會主義民主黨,或者民主黨社會主義,儘管他們不贊成列寧、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手法,但目標是一樣的,用共有制代替私有制。這種嘗試在西方社會有過,都以失敗告終。

1945年,英國工黨獲得大選的勝利,工黨領袖阿特力出任首相,他著手國有化建設,把金融、礦產、能源收歸國有,結果英國經濟一塌糊塗,1951年工黨大選慘敗下臺。1981年,密特朗當選法國總統,他也是社會主義的信徒,但他的政府開支和國有化嘗試一年不到就失敗,不得不放棄,從大力增加政府開支轉變到削減開支。當時的社會主義黨領袖約瑟芬解釋說,這麼做的目地是在左派和經濟現狀之間尋求平衡。

相當一部分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都進行過社會主義嘗試,大部分原有的殖民地獨立之後,都搞社會主義,什麼非洲社會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等等,結果無一例外的是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唯一有成功經驗的社會主義嘗試是猶太人的奇布茲公社,財產共享,甚至一日三餐和養育幼兒都是共享。但以色列建國之後,奇布茲也轉向私有制。所以,社會主義根本不是什麼新創意,恰恰相反,這是近代歷史屢試屢敗的形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東方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