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天安門事件已走過30年,學者表述,中國當局至今仍然打壓相關紀念活動。當時一名男子獨自站在路中上阻擋一排坦克車,在日後被大眾稱為「坦克人」。(圖片來源:Wikipedia/公有領域CC0)
【看中国2019年4月19日讯】六四天安門事件已走過30年,相關事件始末對年輕的一代甚為陌生。《中央社》此次規劃了「六四天安門事件30週年專題」,其中概要回顧事件發生過程。澳洲墨爾本大學高級講師4月15日在香港指出,儘管此事的記憶正逐年淡化,但是中國當局對於相關紀念活動的打壓仍然活躍。
六四天安門事件大事紀
1989年4月15日
這一天,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心臟病發過世,北京高校的學生舉行自發性悼念活動。
17日
悼念胡耀邦轉為討論政治與社會問題,北大學生決定邁出校園遊行。
22日
官辦胡耀邦追悼會拒絕讓學生參加,而數十萬學生、民眾聚集於天安門廣場悼念。
26日
鄧小平定調學潮是「有計畫的陰謀,是一次動亂」。中共黨媒「人民日報」發表標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社論,引爆北京各校大學生不滿,並號召上街大遊行。
人民日報發表標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社論。(圖片來源:amnestychinese/Twitter)
27日
數十萬的北京大學生遊行到天安門廣場,抗議「人民日報」的「426社論」定性。
5月4日
紀念「五四運動」70週年,數十萬的北京大學生再度上街遊行。
13日
2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並要求與官方對話。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反對派遣軍隊進城。
15日
前蘇聯總統兼蘇共總書記戈巴契夫到達北京訪問,原天安門廣場歡迎儀式臨時改於機場舉行。趙紫陽與戈巴契夫會面時透露,黨內重大事情需要由鄧小平拍板;但此說法引發鄧強烈不滿。
18日
中國總理李鵬和王丹、吾爾開希等學生代表對話,但沒有結果。
19日
趙紫陽凌晨到天安門廣場探望學生,並勸學生停止絕食。當晚,李鵬在黨政軍大會上直指學生運動是「動亂」,國家主席楊尚昆宣布派軍隊進城。
20日
李鵬宣布北京部分地區戒嚴,北京的市民自發到郊區阻擋軍隊進城。
23日
百萬北京市民違抗戒嚴令上街遊行。
30日
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豎立起民主女神像。
6月2日
侯德建等人在天安門廣場絕食,未料激發學生跟民眾更大熱情,人潮再次向天安門廣場聚集。
3日
軍警逐步進逼天安門廣場周邊路口,替晚間的清場行動預作準備;沿途因為與攔阻民眾發生衝突,演變成開槍流血的事件。
4日
共軍凌晨包圍天安門廣場,還對附近市民開槍嚇阻,並對廣場採取了清場行動。數千位留守廣場學生被迫撤離。軍隊進城及前後,造成了大批北京市民傷亡。
5日
解放軍全面控制天安門廣場,北京的市區持續出現市民圍堵軍隊事件,各主要城市出現抗議遊行。官方開始逮捕學運的領袖,柴玲、吾爾開希逃往歐美國家,而王軍濤、王丹遭到逮捕。
9日
中共元老鄧小平讚揚戒嚴部隊鎮壓有功。
24日
趙紫陽被免除黨務,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接任總書記。
六四30週年 林慕蓮:中國仍打壓紀念活動
「八九民運30載被滅聲的記憶」研討會4月15日晚上在香港大學舉行,探討中國政府如何企圖抹去此30年前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歷史。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高級講師林慕蓮(Louisa Lim)在會議上說,中國當局至今仍然打壓相關紀念活動,並且也滋生了犬儒主義,「例如受訪者會認為報導沒有影響或影響有限,或會認為記憶被放大了」。
林慕蓮曾任外媒記者,派駐中國10年。在2014年,她曾出版「失憶人民共和國:重訪天安門」一書。
另據《眾新聞》報導,香港大學新聞和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8年前創立了「微博視野」(Weiboscope)的計畫,透過程式追蹤超過10萬個微博帳號,一共蒐集到超過千條跟「六四」相關的貼文或圖片被「人工審查」,當中13%與香港悼念「六四」遊行與集會有關。
傅景華在會上說,研究的結果除了顯示中國網路審查部門的監控方式及力量之外,也反映出一些大陸網民不懼怕,「無論多微弱、多短暫,他們都想表達一些訊息、表達對於審查和宣傳機器的不滿」。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