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術高強的「潘仙人」為何突然法力全失?(圖)


潘扆遇仙人。(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大理評事(負責判案的八品小官)潘鵬有一個兒子叫潘扆(音「以」)。潘扆少年時居住在和州(今馬鞍山市和縣),經常到雞籠山砍柴販賣來供養雙親。

偶遇神人

有一次,潘扆過江到金陵(今南京),把船停在秦淮河口,有一位老人請求與他一起乘船過江。潘扆見老人年邁,便答應了。

當時大雪紛紛,潘扆把在街市上買好的酒款待老人,二人同飲。但船行駛到長江中流時,就把酒喝完了,潘扆可惜酒買少了,未能和老人家盡興,老人卻道:「我也有酒啊。」只見他解開頭巾,從髮髻中取出一個極小的葫蘆,把小葫蘆微微一傾,就有酒流出。但讓潘扆驚訝的是,這葫蘆雖小,但兩人倒了一杯又一杯,一連喝了幾十杯,小葫蘆裡的酒好像喝不完似的。潘扆悟到眼前這位老人原來是位神人啊,就對他更加恭敬。

等過了江,老人就對潘扆說:「你對父母非常孝順,而且身上又有道氣,真是可教之材呀!」於是老人就把道術傳授給他。

潘扆大顯神通

從那以後,潘扆身上常常展現出神奇來。他能把水銀握在手中,再打開時,那水銀就變成了銀子。有一次,潘扆來到一處人家,見到池塘水面浮滿了落葉,就對主人說:「此可以為戲。」叫人把落葉撈起來放在地上,一眨眼功夫,樹葉都變成了魚。再把這些魚投到池塘,又恢復成樹葉的原貌。還有許多神奇的事跡,所以當時的人都稱潘扆為「潘仙人」。

後來,潘扆經常在江淮之間走動,自稱「野客」。潘扆遊歷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拜訪海州刺史鄭匡國。但一開始鄭匡國並不是很重視潘扆,但後來漸漸發現他是一個奇人,於是一日,鄭匡國就私下裡單獨召見潘扆。

鄭匡國問他:「先生可是身懷劍術之人?」潘扆說:「是,我平時煉的正是這種道術。」鄭匡國就說:「可以展示給我看看嗎?」潘扆同意,但要求鄭匡國從明天起齋戒三日,然後選郊外空曠的地方,才展示給他看。鄭匡國依其言。

於是三日後,二人就來到城東郊外,潘扆從懷中取出那兩枚錫丸放在手中。不久,他的指尖突然出現了二道如白虹般的光芒,二道光芒發出「錚錚」的聲音,隨即相互纏繞盤旋的飛射而出,一下就繞著鄭匡國的脖子轉來轉去的。把鄭匡國嚇得三魂七魄都差點飛了,緊緊的捉著馬鞍,一動也不敢動,只好跟潘扆說:「我知道您是神人!快請收起劍術,不要嚇我了。」潘扆便笑著一舉手,瞬間那劍光又恢復成兩枚錫丸。

私傳道術 法力全失

從那以後,鄭匡國對潘扆禮遇有加,並且上表奏聞,向南唐烈祖李昪(音「變」)推薦潘扆,李昪便讓潘扆住在紫極宮中。

由於周圍人對他的恭敬與吹捧,久而久之,潘扆就忍不住開始向人傳授法術。一天夜裡,潘扆夢到他的師父憤怒的斥責他說:「你擅自泄露道門靈術,隨便傳給人,我要收回法力!」結果第二天醒來,潘扆的法術就不靈了,而且開始生病,不久就病死了。臨終前,潘扆上書請求將他就近安葬,說自己將來會「屍解」,皇上就同意了,讓大太監負責把他安葬在金波園。到了保大年間(公元943至957年),南唐元宗李璟命親信挖開潘扆的墳墓看看,一挖開裡面的骸骨還在,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的。看來他並沒有屍解。

其實那位老人之所以選中潘扆做他的徒弟,就是因為潘扆生性善良,有孝心。由此可見,道家都是師父找徒弟,挑選達到特定標準的人才能當自己的徒弟,不能隨便傳給人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老子自出行以來,只把《道德經》傳給了尹喜。而潘扆沒把握好這一點,把道家法術隨便傳給人,就等於違背了他師父的安排,所以最終他法力盡失。而且潘扆也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以為自己將來能屍解(註:屍解是道家圓滿的方式之一),就更是錯上加錯了。

資料來源:《南唐近事》、《南唐書》、《江淮異人錄》

本文留言

作者李真音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