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的不傳之秘(圖)


孔門中的不傳之秘藏於中庸之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孔子通過論語所表達的,雖然主要是人世間的人倫規範,但道家內丹修煉中有一派人認為孔子其實有其不,並認為孔門之密全在於「中庸」之中。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部分內容,並以此為其總綱。

性也者,乃人之本已有之天命。順其天命,則道自在其中。當然,此道乃本有之道,其最終的體現乃在於人之用。其用之結果,不外乎歷代道家修煉家所謂的順則成人,逆則成仙。

順不用教,因為完全是後天之本性,加之世間之環境,則所循之路大同小異,循著後天的自然而然,或為帝王將相,或為販夫走卒,不外生老病死。此乃順則成人之徑。

而逆則成仙乃是循著先天自然而然,於世間之理截然不同,故修道者,不可不教也。雖曰教,只不過是回復本性之路。即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過因為在世間的環境之中,就必須以相逆之法才可避免順則成人,而最終之結果,便是逆則成仙。

由此來看,將「中庸」的這一部分稱為孔子的不之秘確實亦不為過。雖然孔子的論語中稱「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孔子本人對這些方面的內容應該是知道的。只不過孔子既然要傳給人們世間的人倫規範,當然不會去觸碰「怪力亂神」的內容。

不過孔子雖只傳人道,但人道也是大道在人世間的體現,故若是孔子自己不懂先天大道的話,也不能將正確的人倫規範傳給當時的人們。而孔子曾經拜訪過老子,而且從他在拜會後對老子的讚嘆中,便可知孔子是懂得「怪力亂神」這一層次內容的。

孔子因老子當時之名聲而要去拜訪他,他對自己的學生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同意後,兩人千里迢迢趕到了老子那兒,並向老子做了很多的請益。

請益結束後孔子去向老子辭行,老子親自送孔子到黃河之濱。孔子剛剛受到很多教誨,又看到滾滾的黃河之水,不覺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又做了一番教誨後,孔子誠心感言道,先生之言使弟子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便與老子告別。回到魯國後,有弟子向孔子問起老子的情況,孔子感嘆道:「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龍興風雲之中,吾不知其上下。老子其龍乎?」

由此可知,孔子雖未得老子大道之盡授,但至少已登堂入室,知道了比之魚鳥更上一層還有龍之境界,說明孔子已經得到了一部分有關大道的教誨,以此才會有後來「中庸」開始的這一段論述。

本文留言

作者道歸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