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朝之都──唐長安城的興建(組圖)


日本京都模仿長安的格局修建而成,圖為京都。(marchello74/Adobe Stock)

作為神州歷史上三大盛世天朝之一的唐朝,其方方面面的輝煌成就一直被後人視為華夏文明的頂峰並引以為傲。唐朝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文化的黃金時代,是因為唐人全面體現了佛道儒的精神,從上到下普信神佛、敬天知命、重德行善,所以在善惡有報的因果天理中能不斷往上昇華,為後世所不及。

作為盛世天朝的舞臺,長安的格局與氣質也同樣具備了唐朝文化雍容大度、方正堂皇、昂揚開放的精神。佛道儒的思想例如道家的易理、佛家的宇宙觀與儒家的中道守禮等等,處處蘊藏在長安的都市設計中,使之成為中土千百年來城市建設的典範。雖然長安在唐朝末年時就已經不存在了,但它豐富的內涵、幾近完美的設計與輝煌磅礡的氣勢卻永遠存在歷史的記憶當中。唐朝的長安在後人的心中,不僅僅只是一座古代的大都市而已,更是象徵著神州大地在黃金時期所綻開的燦爛文化。

長安的興建

唐朝長安城的歷史其實是從隋朝開始的,只是隋朝的國祚過於短暫,對長安的建設並未在這短短的數十年中完成。當隋文帝統一天下、建立隋朝後,仍定都於漢長安。漢朝的長安舊城略靠西北方,自建城到隋朝開國時已經過去八百餘年了。由於垃圾處理採取就近掩沒的方式,造成城市供水的被污染,難以飲用;城市設施與規模也因年代久遠且歷經戰亂而已顯破敗狹小、不敷當代之使用;加上臨近渭水,常受洪水氾濫之憂。隋文帝在開皇二年(西元582年)命建新都,選址於舊長安城的東南方,一片叫龍首原的地方「卜食(筮)相土,宜建都邑」[1]。


唐長安城平面圖(SY /wiki/CC BY 4.0)

根據史書記載來推斷,至少從商朝開始,「卜食」與「相土」一直是炎黃子孫擇址的兩大決定因素。「相土」泛指考察當地的山水地形及物產人情等環境是否適合居住;「卜食」則是以占卜的方式求問上天神靈,遷居至經過相土選定之地的吉凶順逆。先民認為人乃神所造,依天地之滋養生息而活,所以在思想意識裡自然以天為大、以神為尊,惟天命神意是從。

因此在選址遷居等大事上,即使從人的角度上判斷一塊土地適宜居住,但占卜的結果並非吉相時,人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放棄該地,另謀它地以居。這種敬天的觀念延續至今,在中國傳統文化相對保留較多的地區仍能見其遺風,現代流行的風水其實就是相土,也就是歷來研究空間環境的智慧與經驗之結晶;而當人們遇有疑難時,還是會想到廟裡神前去擲茭解惑,請求神靈的點化。

龍首原顧名思義,是一片地形類似龍頭形狀的平原。根據堪輿的說法,這裡有條龍脈,從秦嶺向北延至渭河,龍首原即是龍頭所在,是聚天地精華之地,四周的山川地勢圍繞著龍首原,其方向位置恰好形成一個八卦。這片平原肥沃開闊,舊有漢朝的未央宮坐落於龍首原的北側,隋的新都則選在地勢略高、腹地更廣的南側,除了可以免除水患外,由於新址有八條渭河支流環繞,可以順著地勢開渠引水入城,不僅提供充沛的民生用水,江南的貨物也可以經由運河直接快速的送達京城。

從隋文帝下詔建都到長安基本建設的完成,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據稱當時除了外郭城牆尚未完成外,其它的官方建築群如宮殿、官署等,多已完工。隋朝規劃興建的長安城面積近84平方公里,比今日西安城牆內的面積大十倍,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在當代也是世界第一大都(為同時期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大、是西元800年建立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城的6.2倍)。

但從選址、設計、興建到遷都卻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這種工作效率恐怕是世所罕及的。雖然部分建築物並非使用全新建材興蓋,而是從漢朝的舊長安城搬遷過來重建[2],可能可以縮短部分施工時間,但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有如神助般的速度與其成就的輝煌氣魄,還是令人讚嘆佩服的。

隋文帝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因為他在即帝位前曾任大興公。大興,亦有欲鴻圖大展,立一番豐功偉業之意。這個願望在不久後就由唐朝的李氏所實現。西元618年,唐取代隋統治天下,把大興城改名為長安,一個歷史上最燦爛偉大的朝代就在這裡呈現其文化的精華。

長安是按照整體規劃,系統的興建完成,其指導思想源自傳統的宇宙觀,配合著當地特殊的自然地形,創造出一座效法天地運行的理想之都。具體的設計主要是參考《周禮考工記》與其它古籍中記載的布局及營造原則,並借鑑前朝各代京城的經驗。故長安可謂集傳統城市建設之大成,除了反映炎黃子孫對都市空間所要求的具體因素外,更體現出城建背後深刻的精神內涵。長安不僅成為中國後代都城建設的典範,更影響了鄰國的都城建設,如渤海國的上京龍泉府、日本國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及平安京(今京都市)等等,皆模仿長安的格局修建而成。

參考資料:

1、《隋書・高祖紀》

2、《隋大興城的選址與初創》

本文留言

作者雅慧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