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該怎麼對待羞辱過你的人?古人做了好榜樣!(圖)

 2019-03-01 09: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該怎麼對待羞辱過你的人?古人做了好榜樣!
董教增寬以待人,不念舊惡,人們對他的器量十分欽佩。圖乃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董教增,字益甫,是清朝江蘇上元人。他家中原先十分貧寒,有一年,他背著包袱獨自徒步前往京城去赴試,在途中遇到一艘前往京城的船,當時天氣火熱難耐,董教增便想請求搭乘這艘船去京城,船上的客人答應了。

有一天,董教增在舵旁讀書,船艙中的人是一巨紳的兩個公子,他們正在飲酒唱歌,聽到外面有讀書聲非常厭惡,便出來問:「你是甚麼人?」董教增說了自己的名字,並說自己這是要前往京城赴試,那兩位公子取笑他說:「你這麼寒酸的人,也要去赴試求取功名嗎?」旁邊陪伴的人也紛紛附和、羞辱他。

董教增不堪羞辱,只好上了岸,又徒步走了數百里,才勉強租到一輛小車趕到京城。後來在考試中,董教增高中探花,歷任編修、郎中、四川按察使之職,後於嘉慶九年被薦舉提拔為四川布政使。

當年羞辱過董教增的一位公子也在四川做官,當得知董教增升為四川布政使後,想起當年的往事,心中十分不安,於是便準備辭官。董教增聽說了此事,特地將那位公子找來好言安慰,並說:「韓信胯下之辱都能不記仇,我哪能連古人都不如呢?你不要再為以前的往事而介意了。」

董教增寬以待人,不念舊惡,人們對他的器量十分欽佩。

孔子曾說:「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意思就是說如果能夠不念舊惡,那麼怨恨就會很少。因此人們常說遇到矛盾應「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實為避恨解怨的金玉良言,如果不然,互相都去計較對方的虧欠或短處,那就可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延伸思考:是不是我們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心中不生出怨恨別人的想法,這樣就比較能祥和寬容地和人愉快相處,不會陷入「以惡制惡」、「冤冤相報」的報復循環之中?

「以惡制惡」、「冤冤相報」無法終結報復循環,「揚善棄惡」(發揚本性的善,捨棄偏離本性的惡),可以終結報復循環。況且,能夠總是用善的、正的、本性的一面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和怨恨,是能夠培養自己成為很強的意志力、堅持和忍耐力的人的。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