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養生文化(中)(組圖)
──介紹日本養生學家貝原益軒的養生思想


養生必先涵養心氣,減少憂慮與思慮,不勞心而不損氣,乃養生之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接續〈 日本的養生文化(上) 養心篇〉一文

3、不過度憂慮

貝原益軒認為,若人一旦患病,也還要堅守養生之道,而不要對病過於介意。若是對所患之病過於擔心,整天憂心忡忡,愁眉不展的話,氣就會淤塞,病就會加重。

不過即使病患加重的話,如果能夠耐心養生,病患就會比預想地更早痊癒。而對於病患無論怎麼擔心,都不會有任何益處,對疾病謹慎對待之,則反獲益處。

如果是因為憂慮死亡而得病,貝原益指出,生死乃天命,憂之無益,而且還要使身邊之人受累,實乃愚蠢之舉。

4、接受天命

貝原益軒指出,年事一旦增高,1日可當作10日來過,這樣就會享受每日之樂。要珍惜每一日,因此不要浪費每一日的光陰。

貝原益軒對此還作出了更為具體的描述:世人之舉若不合自己之願,要作如是想:皆是凡人,故只能無可奈何。對於包括家人及外人之過失要寬恕,不要去苛責。發怒怨恨之心更不可取。若自己生活不幸,經濟貧乏,而他人卻對自己做出不合道理之舉,要作如是想:這便是塵世之風氣,要接受天命,不要去憂傷與感嘆。

由此貝原益軒向世人建議:要常樂度日。對人發怒怨恨,對己憂傷感嘆,到頭來只會使己之心更為痛苦而毫無樂趣可言。若就這樣渡過一生是很可惜的。如果那麼值得珍惜的歲月若一天都沒享受過,而去虛度光陰的話,那真是愚不可及。

貝原益軒告誡人們,即使家中貧困而又不太幸福,忍飢受餓而至於死,那麼在死神降臨之前一定要享受活著的時刻。哪怕貧困,也不能為惜命而貪求以致成為不義之人。

養氣篇


日本養生學家貝原益軒之畫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保持快樂有助於養氣

貝原益軒提出,如果獨自在家而要悠閒度日的話,可以讀讀古人的名篇,吟誦古人之詩歌,焚香彈琴,觀花賞月,出外旅行而眺望名山麗水,享受四季之景色,少許品嚐美酒,摘野菜而煮,眾人歡心,從而有助於養氣。

即使貧賤之人亦可隨時作如此之享受。知道這樣的樂趣,跟富貴而不知如是享受之人相比,不知要好多少。

2、讓氣通達全身

對於養氣,貝原益軒的看法是,養生之法要盡力而為,最好活動身體以致全身氣息通達。如不盡力,喜睡而不喜動,對養生來說乃是大敵。長久任性而坐,身若不動,元氣便不通達。食物之氣便會滯留從而得病。

嗜睡多眠尤為不好。食後必百步,以使氣流通達全身,從而有助消化。食後便睡殊不可取。

3、元氣乃有限之物

關於元氣,貝原益軒指出,任何人在每日之晝夜,不是養元氣就是損元氣,二者必居其一,只不過是何者多少而已。大多數人的一日中,養元氣之事少而損元氣之事多。

對此,貝原益軒認為,養生之道,無非多做養元氣之事而杜絕損元氣之事。若一日中養元氣之事少而損元氣之事多,那麼日積月累,元氣變少而病患隨之而來,最後便是走上黃泉之路。因之大多數人多病短命。

既然元氣有限而慾望無限,若再縱慾,則危矣。

4、養氣之法

貝原益軒的養氣之法是,養生必先涵養心氣。心安之,則氣必平之。其次要抑制怒氣與慾望,減少憂慮與思慮,不勞心而不損氣。此乃養生之要。

本文留言

作者慎源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