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行佩劍之風?秦始皇兩字證明!(圖)


寶劍是古人體現威武向上精神的寄託,所以古代佩劍之風盛行。(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在中國延綿兩千年而不衰。為何人們對其情有獨鍾?這是因為在中國,劍不僅是一種殺人武器、更是一種標榜風雅的飾物與門第身份的象徵。在人們心目中大俠形象多是用劍而少佩刀,「劍俠」的稱謂似乎比刀客更高,甚至在文人書房裡也要懸劍以示讀書為國、除惡救世之情懷。

寶劍是古人體現威武向上精神的寄託,所以古代佩劍之風盛行,使得君子佩劍的習尚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最早在西周時期,貴族中開始流行以劍為佩。當時貴族佩戴的多為裝飾華美的短劍,除了佩劍有防身衛體的實用目的外,他們以佩劍來體現尚武的精神,顯示威儀和標示富貴。

東周時期,貴族佩劍之風日盛,且多佩長劍。《楚辭》中的「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就是描寫的高冠長劍的貴族形象。

東周時期的銅劍僅長50-70厘米,鐵劍常過一米。劍的增長既增強了格鬥效能,也增加了佩劍者的威風之氣。其時貴族佩劍的裝飾意義越發突出,以貴重的玉石製作劍器附件的玉具劍逐漸流行起來。佩劍在當時被視為貴族成年的標誌。《史記》記敘秦始皇成年親政時用了六個字:「乙酉,王冠,帶劍」。

戰國時期,士階層興起,俠士仗劍遠遊成為一時風尚。公元前409年,秦國頒布法令,令官吏佩劍,佩劍成為權利威嚴的象徵。

漢承秦制,官吏也佩劍。各地發現的漢代諸侯王墓,均於墓主的身旁見有隨葬的多柄裝飾豪華的佩劍。

魏晉以後,佩劍漸為佩刀所代,但有些朝代中在輿服制度中也規定官吏佩劍。如隋朝規定:一品,玉具劍;二品,金裝劍;三品,銀裝劍。

至於清代,乾隆皇帝就十分酷愛寶劍,他曾特旨御作寶劍三十口,至今這些寶劍仍然珍藏於故宮中。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