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美中談判促新型經濟關係及國際體系 (圖)
2016年10月25日,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在英國訪問(圖片來源:Leon Neal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綜合報導)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前國務卿、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表示,美中關係現在正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目前兩國間存在根本問題並不是雙方能否解決貿易爭端,而是在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如何共生共存。
據美國之音報導,成立於1966年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被認為是1972年美中「乒乓外交」的促成者。基辛格在該組織2018年年會上說,「根本問題在於這兩個大國能否在一個國際政治的新世界中共同生存,即兩國是否可以界定相互之間的關係,當然在這一關係中會存在分歧,但這一關係的努力目標是超越你輸我贏,這樣的模式強調改善關係的重要性和共同生存的重要性。我認為,這是可以做到的。」
基辛格預言,美中會找到途徑、進行對話,克服挑戰,「一個新型的經濟關係將會出現。」
基辛格說,他對美中雙方領導人抱有希望,「可以首次在世界上創建一個國際體系,其和平與秩序會被所有國家接受。」
他也表示,美中兩國就此達成協議、再出發的時機是有限的,因「其他國家正試圖從這場沒有贏家的競賽中獲益。」
基辛格說,他一直被認為是現實主義者,他的觀點是基於現實的評估。
今年11月8日,基辛格在川習會前夕訪問了北京,並與習近平等中國重量級人物交談。2017年10月10日,川普總統上臺後當年與基辛格在白宮會晤。
有批評者認為,基辛格在處理美中關係時不講人權、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所以討厭北京專制政權的人往往也討厭他。
基辛格是出生於德國猶太人,1938年為逃避希特勒迫害,舉家移居到紐約,並於1943年歸化美國。據悉,他的家中有10多名成員在納粹大屠殺中喪生。
上世紀70年代作為基辛格特別助理參與了尼克松總統打開中國大門的溫斯特.洛德(Winston Lord)大使告訴美國之音,「在冷戰期間,在我們為核時代的穩定作努力時,則更加強調這種優先級;生存是一項壓倒性的人權。因此,基辛格認為,在平衡蘇聯方面,與中國這樣的壓迫性政府打交道極為必要。」
1960年代末,經過十多年的越南戰爭,美國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軍費,與蘇聯相比,美國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客觀上美國需要尋求抗衡蘇聯的力量。而中國兩彈一星成功,令其國際地位大幅度提升,成為美國爭取結盟的對象。
中國方面,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在中國邊境部署大批兵力,北京也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制衡蘇聯,提高國際政治形象,並爭取聯合國席位。
在這種大背景下,在1971年7月和10月,基辛格兩度秘密訪問中國大陸。1972年尼克松訪華,在1979年美國放棄承認中華民國,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91年底蘇聯解體。
1993年9月,克林頓政府提出「全面接觸」的對華政策。1994年5月,克林頓將貿易與人權脫鉤。在美國的幫助下,中國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川普(特朗普)總統曾表示,在過去25年,美國重建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