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毛澤東爲何在文革前動員彭德懷去「三線」?(圖)

 2018-12-30 12:1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彭德懷在文革前夕被毛澤東分配到西南大三線任副總指揮。
彭德懷在文革前夕被毛澤東分配到西南大三線任副總指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65年9月,毛澤東召見彭德懷,動員彭「出山」。從表面上看,談話氣氛融洽且富有成效。於是,有些人寫文章說,毛澤東與彭德懷促膝長談,用戰友之情融化了他那顆冰涼的心。彭老總顧全大局,不計前嫌,欣然應命去「三線」,留下了一段「將帥和」的佳話。然而,筆者認為,事情並不像文章寫的那樣美好。在「文化大革命」狂飆席捲全國的前夕,毛澤東動員彭德懷去「三線」顯然是另有考慮。

1965年9月23日清晨,被罷官的彭德懷接到了毛澤東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說毛澤東要與他直接通話。甚感意外的彭德懷,很快就聽見了毛澤東那濃濃的鄉音:「你趕快來吧,我們好好談一談。」於是,彭老總帶著煩亂的心緒立馬趕到中南海。

此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彭真在人民大會堂約見彭德懷,傳達了毛澤東的意見:「請你出山,到四川成都去抓西南大三線的建設。」彭德懷先是一怔,隨後搖搖頭,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從人民大會堂回去後,一連幾天都在思考這件事,坐臥不安,於是給毛澤東寫了一封數千言的長信,一吐心中的鬱悶。他在信中詳細地談了自己對當前形勢的看法,並表示要徹底解甲歸田,離開北京到外地的國營農場,心甘情願地當一輩子農民。看了彭德懷的信,毛澤東決定「好好談一談」。

當彭德懷走進頤年堂時,已經等候的毛澤東伸出了右手,兩位老戰友的手緊緊相握。這是自廬山會議6年之後,兩個人首次相見,雙方都顯得有些激動,兩隻手緊握著久久不願鬆開。毛澤東說:「我昨天下午接到你的信,高興得一夜沒有睡著,一清早就給你掛電話……」彭德懷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說:「主席沒有忘記我,我很感激。」

毛澤東聽後很高興,然後獨自點燃一支香菸。這時彭德懷也從衣兜裡掏出一包香菸,抽出一支來點上。毛澤東一見,感到十分奇怪,問道:「德懷,我記得你不是早就戒菸了嗎?」彭德懷猛吸了一口,慢慢地將煙霧吐出:「可是,自從廬山會議之後,我又抽上了,而且越抽越凶。」

「廬山會議」——彭德懷在這裡首先提出了一個雙方都不願提到,但卻又是不得不提的話題。良久,毛澤東對彭德懷說:「德懷呀,你還是政治局委員嘛,我們可以好好談一談,哪怕拍桌子罵娘都可以。你這人呀,就是脾氣犟,平時也不來找我,電話也不掛一個,總喜歡寫信,而且一寫就是上萬言,你花了力氣,我卻不一定全看得明白。你不滿意,我也不滿意,這是何苦呢?」

彭德懷說:「主席,我彭德懷現在是一個農民了,每天種地、看書,但心中憋得慌,就把那些話都寫下來了,那也是光明正大地向黨反映問題吧!」

毛澤東沉思片刻,然後說:「廬山會議已經過去了,可不能廬山一分手到底喲!你也不要發牢騷,也許真理在你那一邊,也許對你的批評過了頭,或者說是錯了,那就只有讓歷史來作結論吧,相信歷史是最公正的。你我從湘潭出來幹革命,風雨共事幾十年,我不會忘了你,日久見人心嘛!」

談話很快就轉入了正題。毛澤東說:「現在要建設大小三線戰略後方,準備迎接戰爭。按比例,西南投資最多,戰略上也特別重要。你去西南是最適合的,將來還可以帶兵打仗,以便恢復名譽。」他看到倔強的彭老總仍沉著臉一言不發,便笑吟吟地朝他一揮手,「我們共事幾十年,不要廬山一別,分手到底。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了,應當為後代著想。」彭德懷一聽這話,倔勁又上來了,他說:「我不去,背一身臭名我去幹什麼?」

毛澤東是瞭解彭德懷的,爽直、真誠是他的個性,於是笑著說:「臭了也可以香起來嘛!我們之間在一些看法上有分歧,這不要緊,但要顧全大局,在大局面前要先將個人的問題放在一邊。」

緩了一口氣,毛澤東接著講,「對你的事,看來是批評過火了,錯了。等幾年再說吧!派你到西南,這是黨的決定,如有人不同意,要他同我來談。我過去反對你彭德懷是積極的,現在支持你也是誠心誠意的,對你老彭的看法應當一分為二,我自己也是這樣。」這天,整整談了5個多小時。

在毛澤東的反覆勸說下,彭德懷同意去三線。談話結束後,毛澤東特意把彭德懷留下來,在一起吃了飯,喝了酒。回到吳家花園後,彭德懷高興地告訴身邊的工作人員,毛主席要他到三線工作,他已經答應了。然而,事情並不如彭德懷想像的那樣簡單。

筆者認為,倘若毛澤東是「誠心誠意」地請彭德懷「出山」,就應該給彭恢復名譽。廬山會議之後,彭德懷成了「反黨集團」的核心人物。請一個「反黨集團」的頭子「出山」抓三線工作,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名分,沒有權威,如何佈置工作,如何發號施令?因此,彭德懷不同意,理由是:「背一身臭名,我去幹什麼?」但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毛澤東就是不鬆口。這說明,毛澤東並不是真心請彭「出山」,而是另有隱情。

在「文革」期間,曾擔任江青秘書的閻長貴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1965年9月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考慮到戰備形勢,彭德懷等人不宜留在首都,並提議把他們掛職下放,分配到外地去。為此,毛澤東和彭德懷親自談了話。接著,彭德懷被分配到三線任副總指揮。」

這條史料說明,毛澤東動員彭德懷去三線,不是為了讓其抓工作,而是因為「彭德懷等人不宜留在首都」;不過,這條史料所說毛澤東「考慮到戰備形勢」,顯然不是將彭德懷等人「外放」的真正原因。而其真正動機,毛澤東當時還不便明言。

自1962年以來,毛澤東就形成一種錯覺:在中國共產黨內有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黨政軍文各單位「相當的一個多數」,領導權已被修正主義分子所篡奪了。1965年10月,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對各大區書記說: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你們就造反;不管誰講的,中央也好,中央局也好,省委也好,不正確的,你們可以不執行。此時,毛澤東已經下決心發動自上而下的文化大革命,並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準備:

其一,秘密組織撰寫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經毛澤東同意,江青組織寫作班子撰寫批判《海瑞罷官》的文章。該篇批判文章把《海瑞罷官》中所寫的「退田」、「平冤獄」毫無根據地同所謂「單幹風」、「翻案風」聯繫到一起,硬說「退田」、「平冤獄」,「就是當時資產階級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鬥爭焦點」,是階級鬥爭的反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內容實際上涉及到1958年以來中央領導層在許多重大政策問題上的分歧,攻擊的矛頭直指彭真和北京市委,直指被稱為「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劉少奇、鄧小平。文章發表後,毛澤東公開表態說,《海瑞罷官》的「要害問題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

在毛澤東召見彭德懷之時,該文章即將出籠。在這種背景下,毛澤東所謂「也許真理在你那一邊」之類的話,不過是在敷衍彭德懷,絕不可能是毛澤東的真實想法。

其二,將一些「反黨」分子「外放」出京。

1965年8月16日、2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討論彭德懷、黃克誠工作分配問題。會議決定:彭德懷去四川,出任「三線」建設第三副總指揮;黃克誠調任山西省副省長。需要指出的是,黃克誠大將同樣是在廬山會議上被打倒的「反黨集團」的頭目。

就在彭德懷離京赴任的第二天,厄運降臨在時任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的頭上。

楊與彭是長期合作的黃金搭擋,也是感情深厚的知心摯友。1933年底,楊尚昆調紅軍第三軍團任政治委員,而軍團長就是赫赫有名的彭德懷。從那時開始,在幾十年的相處共事中,兩人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患難與共,親如手足。

10月29日,周恩來、鄧小平、彭真三人約楊尚昆談話,通知免去他的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務,安排任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並由汪東興接替他的工作。到地方上工作,一直是楊尚昆的夙願,但事情發生的如此突然,不免使他心神不定、寢食不安。楊尚昆移交完工作,上書毛澤東,請求談一次話。

11月10日,對楊尚昆來說,又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在這一天,楊接到正式調令。同一天,毛澤東約見楊,談話歷時一個半小時。後來,楊尚昆回憶寫道:「毛澤東找我談話的那一天,正是上海《文匯報》發表姚文元的文章《評新編歷史劇》的日子,文章實際上傳達了毛澤東準備發動一場『文化大革命』的信號。也正是這一天,中央免去了我的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務。」「如此巧合!」見到毛澤東,楊尚昆首先要作檢討。毛澤東卻說:「你辦公廳的工作做得不錯嘛!你有什麼錯誤?沒有錯誤。你下去工作一個時期鍛練鍛練好嘛。」

毛澤東還說:「你下去,我給你兩個任務:第一,看中央和國務院下達的政策措施,有沒有不適於當地實際情況的,如果有,你給我寫個報告,提出你的意見;第二,中央各部門下達了些什麼東西,有沒有同中央、國務院相矛盾的,如果有,你給我理一下。就這麼兩個調查研究的任務。」「這是很大的任務,我可能完不成,我努力去做就是了。」楊尚昆答。

毛澤東很幽默地問道:「廣東那麼熱,你跑那裡去幹什麼?」沒等楊回答,毛又說:「既然你已經定了,你去兩年到三年,把這個任務完成,先在珠江流域;以後,我把你調到黃河流域,再搞兩三年。要多深入,多調查。」談話的氣氛也使人感到這是一次正常的調動工作。

楊尚昆從毛澤東處談話回來,遇到了田家英——田家英是毛澤東的「五大秘書」之一,長期在毛澤東身邊工作,對毛澤東的秉性有著極為深刻的瞭解與認識。田問楊和主席談了些什麼,楊尚昆如實告之。田家英聽後,連說糟糕,還說,「如果主席狠狠地罵你一頓就好了,就沒問題了。主席這樣敷衍你,問題就大了。」不幸的是,果然讓田家英言中了。

不久,楊尚昆也被外放離京。半年後,中共中央下達《五一六通知》,決定對所謂「彭真、陸定一、羅瑞卿、楊尚昆反黨集團」進行「專案審查」,楊尚昆就成了成為子虛烏有的「彭羅陸楊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

後來,楊尚昆分析自己被撤職的原因:「毛澤東認為我是教條主義者,又和彭德懷的關係密切,如果不撤掉我的中央辦公廳主任職務,我將成為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絆腳石。所以,他首先拿我開刀。」在楊尚昆看來,「和彭德懷的關係密切」是他被撤職的原因之一。因此,把彭德懷「外放」之後,就輪到他了。

在相隔不久的時間裏,毛澤東分別召見彭德懷、楊尚昆。從表面上看,兩次談話沒有關聯,而且氣氛都十分融洽。但若將兩次談話聯繫起來,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毛澤東動員彭德懷「出山」的真實意圖,與免去楊尚昆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務一樣,都是為發動「文化大革命」排除干擾,搬掉絆腳石。

責任編輯: 陳天鵬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