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最怕哪三件事?唐太宗也有「三懼」(組圖)
唐太宗於《執契靜三邊》中言:「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繪圖:志清/看中國)
你可知道,明君有三懼。連唐太宗也說過自己有「三懼」,只是皇帝們到底在怕甚麼呢?為甚麼他們可以這麼堂而皇之地說著自己的「懼怕」,而不畏懼讓人恥笑說連高居龍位的天子也懂得要害怕呢?其實,真正的明君有「三懼」。欸,你還別說Lu小編隨手編排,這可是孔子說的呢!
明君三懼
在說明君三怕前,先容Lu小編讓一本古籍登場吧!它就是由漢代韓嬰所撰,整本書充滿了豐富的道德故事、倫理規範、建言、趣聞軼事,同時還引用《詩經》文句為證的《韓詩外傳》。看到「道德」與「倫理」四字,你應當即刻知曉了。是的,明君的三怕,可不是世俗人所謂的怕冷、怕熱、怕胖、怕沒錢、怕小人、怕事多等煩心小事。君王的三怕,可正是聖君在統治國家時,應該謹慎、戒懼的三件大事。
根據《韓詩外傳・卷七》所載:「孔子曰:『明王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二曰得志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意思就是說,英明的聖君都會有三怕:一是怕身居尊位而無法知道自己的過失;二是怕得意之時會驕傲自滿;三是怕聽聞到了天下的至理真道而沒能實踐。
孔子說的這三怕,還真是夠言淺意白了。你可能會想:「啥?害怕也需要堅持唷?!」拜託,人類總有難解的人性,所以人時常陷落到一個狂妄自大、無法採納他人言的自毀絕境中。再者,這其實正是明君與我們一般人不同之處--透過省思而懂得「害怕」的重要性,進而學會心存三懼。
因為唯有內心存懼,做事才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否則,一個握有生殺大權又恃持天命的之君,若不懂得「懼」,那真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絕頂的君王必定明白「戒慎恐懼」益於治國,亦於朝廷。況且,「過」、「驕」、「不能行」三怕的終極結果可是會導致皇族叛亂家國亡佚的。因此,任哪一個想管理好國家,使天下人信服與幸福的君主,不會不懷三怕來督促自己更加謹慎的端正自身、修正德行。
可是,就算歷代眾帝王是各各都知道要怕,但是又有誰真能躬身實踐到最後?怎麼說呢?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那就是:初聞真理,內心受到觸動或啟發,自當想將之奉為生活圭臬,可是時日一久,初始的悸動與震撼早已遞減到毫無痕跡可循了,以往立下的心誓與堅毅的態度也彷彿純屬無稽。或許,這就是為甚麼很多人會說「時間可以證明一切」的關係。
「三懼」也得有「堅持」搭配
所以,即使道理再淺白,看起來再好實踐,但要堅持到底直到蓋棺論定時,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做得到?說個兩大古希臘哲學家的小故事吧!
蘇格拉底曾要求學生天天做甩手動作,一年後,柏拉圖成為班上唯一一位堅持到底的人。圖乃「希臘三哲」的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蘇格拉底曾要求學生們天天做最簡單的甩手動作300下,可是過了一個月後,堅持天天甩手的學生雖然尚有九成,卻又在第二個月後,遞減到只剩下八成。當一年過去了,蘇格拉底再詢問學生時,眾人這才發現全班只剩下一個人還在堅持著甩手,那個人正是與他的老師並列為「西方三聖賢」的柏拉圖。
你瞧,世人何其多,唯有聖者能夠真正的脫穎而出。為甚麼?因為他能夠堅持甩手?當然不是,重點在於他能夠不受時間與外界的影響,堅持到底。試想,柏拉圖在這一年當中都沒有發覺周遭已經沒有任何一位同學還在堅持甩手了嗎?或許他早就知道同學都停止了甩手,亦或許他不曾好奇提問,所以不知道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傻傻」的甩手。只是,答案若是他不知,那他為甚麼不問?或許,是柏拉圖覺得沒有必要問,因為無論他聽到的是還剩下誰誰誰在甩手,他都會堅持到底的。這就是他以行動堅守著方寸之地。
Lu小編覺得,唯有懂得「三懼」、真正做到修德養性的明君,能鞭策自己朝向人格完善之路邁進,他們亦是真正的君子,是擁有精準的直觀能力或是不斷將心靈污塵拂拭去的自省力,進而使自己呈現出最清明的狀態。
所以了,「堅持懷有三懼」的帝王很了不起。雖然咱們都不是擔任帝王這一大重職,但請容Lu小編截選一段「千古一帝」的詩文與各位共勉,盼望各位皆能「堅持」以這「三懼」為日常的修身之道:
唐太宗《執契靜三邊》曰:「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這意思就是說:天尚未亮,就穿衣起身;天黑暗了,才進食。此句亦時常用來讚稱帝王勤於政務。
參考資料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1)首創吟源〉
《韓詩外傳》(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神傳文化】明君有三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