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香港高鐵與大橋 政治因素多於好處?(組圖)
把香港、澳門、與大陸城市珠江連結一起的港珠澳大橋。(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29日訊】香港高鐵及港珠澳大橋,兩項合共超過2000億港元、255億美元的「國家級」基建項目,為香港社會帶來的辯論與政治紛爭仍未平息。美國《紐約時報》指出,這2項新項目對香港的好處「並不太明顯」,那究竟是為了甚麼而建造?
一個是耗資香港政府千億港元建造的高鐵香港段,它的建成,意味著香港與中國大陸地區的「更緊密聯繫」;另一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樣是中國的「工程創舉」,也是「爭議之源」,把香港、澳門、與大陸城市珠江連結一起。
《紐約時報》26日刊載專題報道指出,雖然中國跟香港政府都「希望這些地區能夠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但港澳地區的居民反而擔心,這即將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將對香港和澳門兩個城市的獨特身分意味了甚麼。
在港珠澳大橋工地前惆悵的老人。(Getty Images)
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林和立(Willy Lam)指出,1990年代開始,香港與大陸之間進行了許多大型基建項目,包括連接香港與廣東省省會廣州的高速公路,確立了廣州作為面向國際大廠的全球製造業中心地位。然而這些最新的項目,「好處不太明顯」。
林和立指出:「我認為從一開始就很明顯,最有可能的是,政治因素至少與經濟原因一樣重要」。
原因在於,這2個巨型的項目都經歷了工程延誤、成本嚴重超支、對民生造成影響等種種複雜情況,例如至少10名工人在工程事故中喪生、大橋混凝土質量測試被揭露造假、防波堤疑似崩散、入境大樓漏水不斷、高鐵隧道滲水、工程影響米埔生態、以及大橋令中華白海豚加速走向消亡等,以及高鐵及大橋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與成本不成比例,香港政府需要付出巨大公帑維持營運......都引起了社會對有關項目可靠性和經濟效益的質疑。
香港高鐵站內部。(Getty Images)
報導也引述會往返內地工作的人士指出,高鐵前往大陸長途成是的車票與機票「價格基本上一樣的話,為什麼要浪費時間?」至於前往廣州等城市的短途旅程,車票與火車相若,但會前往遠離市區的廣州南站,「(高鐵)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經濟效益也是廣受外界質疑的一點。香港政府在2015年提交的估計數字,本來預算每天會有超過10.9萬人乘坐高鐵,不過今年港府率先將數字下調至8萬人,但沒有公布原因,僅堅稱「有信心該項目能從一開始就實現盈利」。然而,高鐵23日開通的3日後,每日乘坐人次僅不到4萬人。
《紐約時報》指出,高鐵和港珠澳大橋都是中國「10年最大的國家基礎設施項目的代表」,高鐵和橋樑屢屢為中國創下世界紀錄。但隨著它們的客運量數字屢屢下調,例如港珠澳大橋也面對深中大橋的競爭,外界普遍質疑其並非為了經濟效益而興建,而是有更深層的政治原因。
報導指出,高鐵站的另一項巨大爭議,在於引入中國官員入駐、在車站裡大部分區域執行大陸法律的「一地兩檢」方案。
「一地兩檢」下,內地口岸區內實行內地法律,被視為「內地境內」。(Getty Images)
《紐約時報》形容,「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控制,以「一國兩制」的模式執行自己的法律,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比中國大陸更有力。它與廣東省之間的邊界得以保持,但是,允許內地官員進駐新站,在某種意義上等於將這個邊境南移。」
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政治學副教授許田波(Victoria Hui)指出,高鐵站無疑「將中國的司法權一直延伸到香港城市中心」。
報導也質疑,在本月4日凌晨,中港政府在內地控制的車站區域舉行了一個靜悄悄的儀式,將有關區域的司法權交給中國官員,更沒有邀請當地的新聞媒體採訪,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未能解釋為何有內地官員可以「通宵留港」、以及車站為何有未向共中披露的5個地下樓層。
政府新聞處凌晨公布的交接儀式圖片,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右)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林積(左)主持儀式。(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