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古卷】必仁且智(圖)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圖片來源:pixaba)

何為仁?何為智?仁、智和人的才能之間是怎樣的關係?仁與智對我們的人生和為人處世又有怎樣的影響?

本篇為讀者介紹西漢大儒董仲舒的相關論述,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雖然過了兩千多年,但是我們先人的這些古老智慧對今人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希望讀者能從中受益。

董仲舒主張「必仁且智」。他認為「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仁愛與智慧是人的德行中都必不可少的。仁而不智、智而不仁、不仁不智而有才,董仲舒針對這些情況都做了精闢的論述。

董仲舒的這段論述還有許多名言警句,值得細細品味琢磨。筆者在文中附古文原文,以饗讀者。

[古文原文]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辯慧獧給,則迷而乘良馬也。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以輔其邪狂之心,而讚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

[參考譯述]人的德行沒有比需要仁愛更切近的,沒有比需要智慧更迫切的了。沒有仁愛而有勇力才能,就像是瘋狂的人拿著銳利的武器;沒有智慧而口齒伶俐,就像昏亂的人騎著好馬。所以沒有仁愛、沒有智慧卻有才能的人,會運用他的才能去助長他邪僻不正的思想,去幫助他邪惡乖僻的行為,正足以加大他的錯誤,增加他的罪惡。

[古文原文]其強足以覆過,其御足以犯詐,其慧足以惑愚,其辨足以飾非,其堅足以斷辟,其嚴足以拒諫。此非無材能也,其施之不當,而處之不義也。有否心者,不可藉便埶;其質愚者,不與利器。《論》之所謂不知人也者,恐不知別此等也。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也;智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故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參考譯述]他的強辯足以掩蓋過失,他的答應足以欺詐別人,他的巧慧足以迷惑愚人,他的花言巧語足以遮蔽錯誤,他的頑固足以破壞法紀,他的嚴厲足以拒絕勸諫。這樣的人不是沒有才能,而是他運用不當,走上了不義的邪路。有邪噁心的人,不可以給他便於利用的權勢;資質愚鈍的人,不可以給他銳利的武器。

《論語》所說的「不知人」,恐怕就是說不知道區分這幾類人。仁愛而沒有智慧,就會愛人而沒有差別;有智慧而不仁愛,雖知道什麼是善事而不會去做。所以,仁愛是用來愛人類的,智慧是用來為人類除害的。

[古文原文]何謂仁?仁者,憯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志,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詖之事,無辟違之行,故其心舒,其志平,其氣和,其欲節,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無爭也,如此者,謂之仁。

[參考譯述]什麼叫做仁?仁就是:憂傷悲痛地愛護別人,恭敬和合而不爭鬥,喜好並誠懇地遵從倫理道德,沒有傷害別人的心理,沒有暗中忌恨別人的心志,沒有嫉妒別人的情緒,沒有抱怨、憂悶的意願,沒有陰險邪僻的事情,沒有邪惡乖僻的行為。這樣的人心情舒暢,志氣平和,慾望有節制,行事平易,行為合乎正道,所以他能平和愉悅而合理地生活,與世無爭。這樣的德行,就叫做仁。

(註:憯怛,憂傷、悲痛。《禮記・表記》:「中心憯怛,愛人之仁也。」《漢書・武帝紀》:「蓋君者心也,民猶支體,支體傷則心憯怛。)

[古文原文]何謂智?先言而後當。凡人欲舍行為,皆以其智,先規而後為之。其規是者,其所為得其所事,當其行,遂其名,榮其身,故利而無患,福及子孫,德加萬民,湯、武是也。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所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絕世無後,殘類滅宗亡國,桀、紂是也。

[參考譯述]什麼叫做智?就是先說出來而後來證明所說的是恰當的。人們大凡要打算實行或放棄某項行動,都先用他們的智慧進行謀劃,然後才去實行。謀劃正確的人,他的行為合乎他想完成的事業,他的事業與他的品行相當,能成就他的名聲,使他自身榮耀,所以有利而無禍患,福澤蔭及子孫,恩德惠及百姓,商湯和周武王就是這樣的人。謀劃錯誤的人,他的行為不合乎他想完成的事業,他的事業不與他的品行相當,不能成就他的名聲,他自身受羞辱與禍害,沒有子孫後代,宗族滅絕、國家滅亡、整個人類都受到殘害,夏桀和商紂王就是這樣的人。

[古文原文]故曰:「莫急於智。」智者見禍福遠,其知利害蚤,物動而知其化,事興而知其歸,見始而知其終。言之而無敢嘩,立之而不可廢,取之而不可舍,前後不相悖,終始有類,思之而有復,及之而不可厭。其言寡而足,約而喻,簡而達,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損,其動中倫,其言當務。如是者,謂之智。

[參考譯述]所以說:「人的德行沒有比需要智慧更急切的。」有智慧的人能預測禍福,能提前知道利害,事物剛一發動就知道它的變化情況,事業剛一興起就知道它的結果,看到開端就知道終結。

他說話別人不敢喧嘩,他樹立的東西別人無法廢除,他採取的別人無法舍棄。他的行為前後不相違背,始終都有法度,他思考謀劃的都可以受到行為的重複檢驗,他為了達到目的而不知疲倦。他的語言不多而理由充分,語言簡約而清楚明白,簡單而能表達充分,省略卻又全面,語句少時而別人無法增加什麼,語句多時而別人無法減少什麼。他的行動符合倫理規範,他說的話都切合時務。這樣的德行,就叫做智。

(參考文獻: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