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圖)

 2018-09-05 13: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人類對月球的探索
月球。(圖片來源:Pixabay)

1、探索歷程

最早觀測並獲得地月距離數據的人是公元前180年的小亞細亞人伊巴谷,通過簡單的儀器計算並記錄的數據是37萬千米,同時發現了歲差現象。

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造物體是前蘇聯的無人登陸器「月球2號」,它於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號」在同年10月7日拍攝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號」則是第一艘在月球軟著陸的登陸器,它於1966年2月3日傳回由月面上拍攝的照片。「月球10號」於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軌,成為月球第一顆人造衛星。

在冷戰期間,美國和前蘇聯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領先對方。這場太空競賽在1969年7月19日第一名人類登陸月球時進入高潮。美利堅合眾國「阿波羅11號」的指令長尼爾·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塊9英寸乘7英寸的不鏽鋼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紀念這次登陸及為有可能發現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資料。尤金·塞爾南則是最後一個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任務的成員。

6次的阿波羅號任務及3次無人月球號任務(月球16、20、24號)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2、探月計劃

在2004年2月,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提出於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

歐洲航天局及中國亦有計劃發射探測器前往月球。歐洲的「Smart 1」探測器於2003年9月27日升空,並於2004年11月15日進入繞月軌道。它將會勘察月球環境及製作月面X射線地圖。

中國亦積極開展探月計劃,並尋求開採月球資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這種有望成為未來地球能源的元素。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探月計劃,見嫦娥工程條目。

日本和印度亦不甘人後。日本已初步訂出未來探月的任務。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甚至已著手計劃的有人的月球基地。印度則會先發射無人繞月探測器「Chandrayan」。

歐洲希望在月球上建立一個「諾亞方舟」,將地球物種的基因存儲起來,當地球遭遇核戰爭危機或小行星撞擊時,人類的生命可以得到延續。據悉,歐航局將在2020年前分4個階段進行月球探測,計劃在2022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2025年完成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設。計劃耗資:約890億元人民幣。

3、第一個登月的人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生於俄亥俄州瓦帕科內塔。1955年獲珀杜大學航空工程專業理學碩士學位。1949~1952年在美國海軍服役(飛行駕駛員)。1955年進入國家航空技術顧問委員會(即後來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劉易斯飛行推進實驗室工作,後在委員會設在加利福尼亞的愛德華茲高速飛行站任試飛員。1962年至1970年在休斯敦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載人宇宙飛船中心任太空人。1966年3月為「雙子星座-8」號宇宙飛船特級駕駛員。

責任編輯: 文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