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是怎麼寫出千古名作《陋室銘》的?(圖)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是著名的《陋室銘》,劉禹錫的作品。但是這名篇是怎麼來的?

和州知縣故意刁難 劉禹錫居陋室著名篇

劉禹錫,出身於772年,死於842年。字夢得,漢族,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並請柳公權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山不在高低,有仙就成名山;水不在深淺,有龍就成靈水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覺得簡陋了。苔蘚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學問的人。可以彈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有揚子雲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孔聖人的肯定,也就為他道德品質的論注下了最好的定論,論文當有論據,而引孔聖人言作為論據,無疑在當時是最好的論據,充分而不可辯駁。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雲的玄亭作類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們一樣擁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思想,同時暗示了陋室不陋。

本文留言

作者顧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