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不務正業 投資房產市值超9000億


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上千家。(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7月3日訊】據wind數據顯示,多家上市公司持有房產,截至2018年一季度,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上千家,總共持有投資性房產市值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投資性房產並不包括自用房地產,以及作為存貨可銷售的房地產。2017年以來,部分上市公司涉嫌「炒房」,通過出售房地產資產獲取利潤。

日前,中國國家審計署發布的2017年工作報告,讓過去幾年裡諸多涉房金融、公司「炒房」亂象浮出水面。

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胡澤君表示,9家大型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360.87億元(人民幣,下同),抽查的個人消費貸款中也有部分實際流入樓市股市;此外,多家金融機構和企業涉及房地產資產閑置。

在一些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以公司名義購買、持有房產尤其是住宅,事實上已成為房地產調控的漏洞。去年以來,包括深圳在內,多個城市住宅房產被投資公司整購。

6月9日,深圳萬科蛇口公館在開盤信息公告中表示,項目採取搖號方式選房,以個人購房優先,公司排後,開啟了個人優先於公司購買住宅的先例。

涉及金融機構房地產違規問題,審計署有關部門負責人就3家金融機構2016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答記者問時表示,審計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違規向土地儲備中心、「四證」不全的房地產企業提供新增融資以及房產閑置等。

比如,對中國工商銀行審查發現,2013年至2016年,河北、江蘇分行未嚴格執行監管規定,違規向房地產企業發放並購貸款36.24億元;2015年至2016年,河北、北京、雲南、上海4家分行存在個別土地及房產長期閑置或處置程序不規範等問題。

2014年10月至2016年底,中國農業銀行通過理財資金向房地產企業提供融資、違規向土地儲備中心和部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四證」不全的房企等提供融資,涉及金額96.44億元。

而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從2013年至審計時,所屬中信銀行、中信信託未嚴格執行監管規定,向「四證」不全或低密度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211.01億元,另有部分融資被用於繳納土地出讓金。

2017年以來,雖然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嚴控房地產金融業務風險,包括嚴禁違規發放或挪用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但此類違規仍不鮮見。公開信息顯示,近一兩年來,也有多家銀行被查出違規發放貸款、進行房地產融資,並在嚴格的管控下得到處罰。

深圳一家大型地產商投資部人士表示,到目前為止,金融降槓桿一直在持續,銀行表外資產流向房地產已經管控得非常嚴格;銷售不暢的房企今年的資金鏈會比較緊張。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於銀行融資方面的查處,實際上也是要求房企積極管控各類風險;當前對銀行貸款的審計,會對房企未來資金到位等情況形成利空的影響。

他表示,房價這兩年上漲很快,若沒有違規資金流入樓市,不會有這麼大的漲幅;購房者購房的「興趣」明顯加大,無關乎市場週期,有能力和條件的基本都會入市,背後也是因為有違規金融手段的支撐。

近來,以公司名義購買、持有房產尤其是住宅的勢頭興起。截至2018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中持有投資性房地產行業前三分別是:房地產4,375.78億元,其次是商業貿易1,508.79億元,建築裝飾持有金額866.88億元排在第三。

中國國家審計署最新公告顯示,多家央企仍有大量房產閑置、存在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產業務的問題。

2010年4月,東方電氣集團在年度投資計畫外使用2,084.07萬元購買27套商品房及車位,至審計時長期閑置。

東方電氣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均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產業務等工作。

房產閑置等待升值套現,成為過去幾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增加利潤的做法。2016年-2017年,多家上市公司選擇出售房產增厚業績。直至今日,以公司名義購房、上市公司持有房產乃至住宅,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深圳這類熱點城市已不鮮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