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數據打架:營收為負毛利率超高
【看中國2018年6月18日訊】公司去年部分業務板塊營業收入負202萬元,毛利率卻高達412.43%。中國上市公司歡瑞世紀的年報數據最近有些惹眼。那麼查詢上市公司近期公告發現,類似財務數據「打架」的現象還有不少。
業內人士分析,有一些上市公司有意調節財務數據,甚至進行財務造假等情況。對於此類問題,投資者也需提高警惕。
在A股市場,財務數據異常企業有不少。例如,去年營收5.36億元、同比增長10.64%,淨利潤為負1.26億元,同比下降2469.27%的三變科技;去年營收5億元、同比增長4.44%,淨利潤為負3968萬元、同比下降376.1%的遠望谷等。
據不完全統計,深交所今年以來針對年報情況,給300餘家上市公司發過問詢函;上交所今年以來針對定期報告的問詢函件達130餘個。問詢函內容基本都涉及營收、利潤等財務數據,其中不乏「打架」的數據。
不少上市公司在回覆交易所問詢時,列出了自己的理由。大體分兩類,一類歸因於外部的競爭環境及不可控因素,一類歸因於自身發展的特殊性。
歸因於外部環境的相對多一些。比如,三變科技在回覆深交所時稱,2017年公司所處變壓器行業競爭激烈、產能過剩態勢持續、價格戰、惡性競爭狀況未明顯改善,普遍存在低價中標情況;同時,運費、銷售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增長,壓低了淨利潤。
有的財務數據異常主要是因為公司自身經營活動。如,皖江物流2017年度營收95.56億元,同比增長41.49%,但淨利潤同比下降32.33%。公司稱,營收增長較大的原因是物流貿易、電力、煤炭銷售增長;淨利潤下降則是因為煤炭價格上漲,導致全資子公司淮南礦業集團發電公司淨利潤大幅減少。
也就是說,出現營收增長、淨利潤下降的異常財務數據,有時有一定合理性。但業內也認為,不排除部分企業為保住企業市值,或配合定增、減持等行為,在會計上做出安排,甚至財務造假。
業內認為,遇有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打架」現象,金融監管層應精準甄別,投資者也應更完整、準確地瞭解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警惕風險。
對於一些企業出現可疑財務數據的情況,監管部門應進一步要求其披露財務數據及數據異常原因,視情況配合現場檢查,進一步核實合同的真實性、財務數據調節的合理性等。如果上市公司涉嫌財務造假或信披違規,引起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誤判,監管層就必須嚴懲,不論是對上市公司還是其他相關的第三方,都要進行問責。
事實上,對財務數據造假,中國的證券法規定,公司不按照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可能誤導投資者的,暫停其股票上市交易;拒絕糾正的,將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就上市公司本身來說,信息披露部門應該配備專業人員,對一些異常財務數據應加強審核,準確、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而不是簡單地套用公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