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債券將到期 違約「重災區」在這裡(圖)


隨著經濟前景不明,民營企業或成為債券違約的「重災區」。(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5月17日訊】2018年中國債券大量到期,國企容易獲得地方政府的信貸資源和政策傾斜,而相對於國企,民營企業始終受到國企的排擠,因此不得不付出更大的融資成本去發行債券,隨著經濟前景不明,民營企業成為債券違約的「重災區」。

例如,黑龍江證監局5月15日連發4張警示函,全部與億陽集團有關。其中向億陽集團的債券承銷商中山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大通證券出具警示函,關注他們存在對億陽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主體盡職調查不全面等問題;並因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在2018年4月30日前披露經過審計的2017年年度報告而向其出具警示函。

這只是債券違約的一個縮影。根據wind,截止到5月16日,2018年以來市場上共有20只債券違約,涉及債券餘額達163.54億元(人民幣,下同)。2017年有49只債券違約,2016年有78只債券違約,2015年有23只債券違約,2014年是6只。

2018年至今出現債券違約的發行人包括富貴鳥、凱迪生態、ST中安、春和集團有限公司、億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神霧環保、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最近的一次債券違約來自富貴鳥,其於5月12日公告,「16富貴01」公司債券的到期日為2018年5月8日,公司無法在2018年5月8日償付本次債券加速清償應付的本金及利息。

「16富貴01」於2016年8月12日發行,發行總額13億元,票面利率6.5%,債券期限5年,附第2年末、第4年末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此前,「14富貴鳥「已於4月23日違約,未能按時兌付的本息合計約7.02億元。

根據Wind數據,在信用債違約事件中,按行業類型來看,有25.2%的債券違約都來自建築與工程行業,佔比最多,其次依次為鋼鐵、工業機械、貿易公司與工業品經銷商等;按主承銷商來分,12.1%債券違約的主承銷商都是中國光大銀行,佔比最多,其次依次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按照企業類型劃分,53.2%的債券違約來自民營企業,其次為地方國有企業(19.8%)、中央國有企業(8.8%)等。

某公募基金的分析師表示,從違約範圍來看,主要體現為非標違約和民企的融資問題。「從觸發本輪信用風險的原因來看,在宏觀去槓桿、監管趨嚴的背景下,社融持續下滑,資管新規落地後使非標進一步縮量,部分負債較高、主業分散,前幾年擴張速度過快的民營企業在持續融資上面臨壓力,違約風險有所上升。此外,和上一輪信用風險有所差異的是,本次信用違約情況不侷限在特定行業,以個案為主。」

從目前來看,後續債券違約風險仍有可能提升。

此外,重陽投資分析認為,2017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的頻率不降反升,表明去槓桿下高負債企業再融資壓力上升,剛性兌付正在有序打破。問題出在金融週期,而非經濟週期。由於此前多年信用條件整體寬鬆,企業盲目擴張的衝動較強,積累了大量債務,借新還舊是這些企業維繫債務鏈條的最重要手段。很多企業正是依靠持續的高槓桿運作實現了快速的壯大和膨脹,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比較嚴重。

對於民營企業在債券違約中佔比過半,重陽投資認為,2017年以來,在各項去槓桿政策的推動下,全社會信用條件不斷收緊,股票、債券和信託再融資都變得更加困難,特別是今年以來信託和非標等銀行表外融資渠道大幅收縮。在外部現金流流入受阻的情況下,高度緊張的資金鏈條就變得非常脆弱,信用違約發生的概率大大上升。這其中,民營企業由於融資渠道更加有限,自然成為了債券違約的重災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