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風險因素(圖)


孟加拉灣海域。(圖片來源:Wikimedia)

【看中國2018年4月20日訊】中國有70%的能源進口依賴重要海域孟加拉灣的交通,保證這裡的航路暢通和經貿往來穩定對中國尤為重要。而隨著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提升在孟加拉灣的存在感,挑戰也隨之而來。

重要的海域總是大國博弈的平臺,位於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灣就是這樣的海域。孟加拉灣沿線有孟加拉、印度、不丹、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和泰國這七個國家,生活著約14億人,GDP總量約2.7萬億美元,並保持著5.5%的年增長率。每年全世界有25%的貿易商品要從孟加拉灣經過。

孟加拉灣天然氣和礦物質豐富,還擁有世界最大的漁場之一。這片海域是亞洲國家通往波斯灣和非洲的通道,對中國、日本和許多其他亞洲國家而言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隔離的孟加拉灣

在過去兩年,中國加緊在孟加拉灣的投資,在緬甸、孟加拉、尼泊爾等國援建道路、電力、港口等基礎設施。

例如,去年中國與緬甸簽署協議持有70%緬甸重要港口的股權,並就獲得皎漂(Kyauk Pyu)深海港的優惠待遇展開談判。

同時,中國投資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孟加拉灣複雜的局勢。在這片海域,與發達的經濟前景和重要的戰略地位並存的是南亞和東南亞各國之間充滿衝突和隔離的歷史。孟加拉灣沿線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很少,例如,印度和緬甸這兩個鄰國之間的貿易額甚至比不上印度和遠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之間的貿易額。

區域內的隔離和分裂使孟加拉灣成了產生政治風險的溫床。2004年印度洋海嘯給孟加拉灣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和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該區域的政治衝突也造成了大量的難民,包括最近從緬甸逃往孟加拉的100萬羅興亞人。毒品、武器和人口走私、自然資源的非法開採以及極端主義的傳播,都是困擾孟加拉灣和影響區域穩定的風險因素。

這種隔離給中國帶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不盡如人意的投資環境。在世界銀行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孟加拉灣沿線除了泰國排名(26位)較高外,不丹、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和孟加拉分列75位、100位、105位、111位、171位和177位。排名越靠後,意味著在當地開辦一家企業越困難。

4月19日,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院舉辦的「孟加拉灣:政治和經濟轉型」研討會上,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Yasuyuki Sawada)表示,孟加拉灣的整合離不開私有經濟的參與。

印度金融問題專家阿南德.米什拉(Anand Mishra)也表示,孟加拉灣的發展和整合僅靠政府提供的資金是無法持續的,他說:「如果孟加拉灣不能更多吸引私人投資,而僅依賴於亞洲發展銀行、亞投行或一帶一路提供的貸款,長期而言將會帶來債務危機。」

此外,中國與印度的矛盾也是影響該區域穩定的因素。去年夏天,中國修路延伸至邊境的洞朗地區,印度軍隊以「支持不丹對洞朗地區的主權」為由攜帶武器進入洞朗阻止中國修路,此後中印兩國對峙兩個月之久。

在過去幾十年印度是孟加拉灣最重要的力量,但隨著中國在該區域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中印關係也是該地區穩定的隱患。

此外,中國與孟加拉灣各種政治力量的關係也將影響一帶一路的長期政治利益。艾倫.墨菲(Erin Murphy)表示,以緬甸為例,昂山素姬政府雖然歡迎中國的投資,但緬甸軍隊勢力對中國並不友好,一些民間組織(尤其是環保組織)也並不歡迎中國,政府改選也可能影響政策的延續性。

墨菲說:「一帶一路項目能否在孟加拉灣順利實施不僅取決於政府之間的關係,有時政府與中國站在一起,但民眾不一定如此。」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朱諾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