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過半港生想當公務員 台生希望自己闖(圖)
兩地學生對畢業後的發展意向和薪酬要求等都有顯著差別。超過一半受訪港生想當公務員,台灣學生則最想自己創業和到海外發展。(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Flickr)
【看中國2018年4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成榮及其研究團隊,1月時訪問了香港及台灣兩地6所大學1159名學生,發現兩地學生對畢業後的發展意向和薪酬要求等都有顯著差別。超過一半受訪港生想當公務員,台灣學生則最想自己創業和到海外發展。
黃成榮昨天公布「港台兩地大學生的職業展望研究」報告,調查主要為了解兩地大學生對求職考慮的因素、薪酬期望、往海外發展的意願、創業志向等看法。
台生66%想創業首選IT
在個人創業意願方面,台灣有超過66%的受訪者有創業想法,香港只有42%。黃成榮分析指,有關情況除了反映兩地在經濟及文化差異外,也反映了兩地政府及社會為年輕人創業提供的資源及援助不同。與香港對比之下,台灣政府在支援年輕人創業方面有安排更多資源,而在台灣創業成本及門檻也較香港為低,包括租金、工資、原料成本等方面。
至於如果創業,香港較多學生希望選擇藝術及創作行業(19.1%)、其次是補習及教育行業(19.6%),這與香港補習風氣重、學生普遍依賴補習提高學業成績,而補習行業相當蓬勃有關;台灣學生則較多選擇資訊科技及科網(22.9%)、其次是藝術及創作行業(19.6%),與台灣IT人才及能力較高、在國際社會有一定聲譽有關。最受台灣大學生歡迎的行業是製造及建造業(約24%)。
薪酬方面,約61%受訪香港大學生期望畢業後月薪能介乎1.1至1.7萬港元;而台灣大學生的薪酬期望則較低,40%人希望月薪有7000至9000港元,反映兩地生活成本的差異。
兩地學生均希望往海外發展
此外,受訪的香港學生中,有62%希望離開香港,到海外地區工作;台灣大學生中則有82%有此考慮,比香港多除20%。在海外發展地點中,歐美國家最受兩地大學生歡迎(香港36%、台灣55%);至於前往中國大陸發展,有46%受訪台灣學生表示願意,而香港只有28%,報告形容對比強烈。
過半港生想投靠公務員 評論:並非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學生有超過一半(50.2%)選擇畢業後投考公務員,對比台灣只有(16.1%)相差超過3倍。報告指出,這與兩地公務員薪酬福利及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香港政府奉行所謂「高薪養廉」政策,其公務員薪酬在全球排名中平均最高的,其平均工資以及每年加幅都遠遠超出社會上私人企業的待遇,加上能夠享受各種福利津貼、標準工作時間、以及較多年假、退休後有豐厚的退休金、房屋津貼等,高層官員還能享受配車、獲配官邸等福利,被香港社會視為「鐵飯碗」。一個香港副局長的薪資,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總統。
去年香港公務員薪金再度上調2.94%。過去10年,香港公務員職位不僅沒有受到經濟轉型影響,每年也有薪酬增幅。以大學生普遍會投靠的二級行政主任為例,從2006年起薪點為18,915元,2016年已經升至28,040元,升幅高達49%,香港沒有另外一個職位能達到如此升幅。
然而就算高薪也未能阻止腐敗行為發生。最典型的例子是,許仕仁在2000年到2009年出任積金局行政總監、政務司司長及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等職位期間,收受郭炳江1968.2萬元利益,並獲免租入住禮頓山豪宅及得到郭炳江旗下新地公司借款且沒有申報。2人於2014年被高等法院裁定貪污罪成。
港媒評論指,大學生都去追捧公務員這個「鐵飯碗」,並非好事,一個制度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讓人才各自發揮所長,而不少香港大學生都為了高起薪點去投考公務員,而不再堅持興趣、專長或理想。
法新社評論指,亞洲官場文化盛行,其文化中對權力的崇拜很深,但全世界民間和社會上,人們都普遍都憎惡腐敗現象,痛恨官僚作風和以權謀私。歐美國家的公務員並非年輕人喜歡的職業,其原因包括待遇與私人公司差不多,而且法紀十分嚴格,加上在民主開放社會中,人民對公務員的操守要求十分高,一旦出現濫權情況就會面臨嚴厲的懲罰。
大陸獨立學者、專欄作家劉植榮曾撰文指出,「不少國家把貪污受賄和盜竊歸於同一罪名,即非法佔有公私財產罪,對犯有該罪的懲罰,公務員要嚴於百姓。法國對公務員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40%到3倍;德國對公務員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一倍;加拿大對公務員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0.4倍。制度可以塑造人性。外國政府有意限制公務員的工資和福利,其目的就是避免大量精英湧入公務員隊伍,而是要把他們留在社會上創造財富。梅德韋傑夫在任俄羅斯總統時曾說:公務員受歡迎程度就是腐敗水平,青年爭當公務員,說明政府腐敗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