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債同比大增二成 其中風險不可小覷(圖)
中國外債餘額大增兩成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看中國合成)
【看中國2018年3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3月29日,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中國外債餘額大增兩成至1.71萬億美元。其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將對金融系統和企業部門產生衝擊。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外管局)3月29日公布數據,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餘額17,106億美元,較2016年末大幅增加2,948億美元,增幅高達20.8%,連續七個季度保持增長。其中,短期外債餘額為10,990億美元,佔64%;中長期外債餘額為6,116億美元。2017年末中國債務率為71%。
外管局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稱,分季度來看,2017年外債增長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分別增長1,249億美元、1,172億美元;四季度外債餘額增長355億美元。
外管局在「2017年年國際收支報告」專欄文章中稱,當前中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未來央行及外管局將不斷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密切關注外債形勢變化情況。
公開資料顯示,外債(或對外債務)(external debt或foreign debt)是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債權人為外國的債務。債務人可以是政府、企業或私人。債權人可以是私人商業銀行、其他政府或國際金融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外債總額是指「在任一時點上的目前的實際(不是或有)負債總額,該負債要求債務人在未來某一時點償還本金和/或利息,並且是某一經濟體居民對非居民的欠債」。
外管局數據顯示,2017年末銀行部門外債餘額較上年末上升40%,佔外債總規模增長的82%。這意味著銀行業的金融風險也在上升,日前,中國央行新任行長易綱對媒體表示,將推動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注重化解重大風險,保持金融業整體穩定,北京當局已經把控制金融風險列為首要任務。
同時不可忽視的風險則是中國企業在海外舉債產生新高峰。彭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資企業海外發行美元債約1,800億美元,較2016年增七成,創下歷史新高。業內人士預計,中企海外發債規模2018年有望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或達到2,000億美元。
據中國內地官媒報導,談及2017年中資企業海外發債規模的快速增加,業內人士表示,這與境內債券市場融資成本的上升不無關係。摩根大通債務資本市場中國主管謝桐表示,由於境內市場2017年下半年以來利率上升較快,發行人如果純粹從利率角度去衡量,海外債券具備一定優勢。
中國外債主要為短期外債,這也產生流動性風險。雖然短期債務在貿易融資等方面擁有諸多優勢,但在市場動盪的情況下,大量短期債務集中到期,可能造成流動性緊張。中金公司認為,一般而言,短期債務流動是順週期性的,而且對負面衝擊的反應更大,甚至可能突然中止或反向流動。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人們也看到了債務融資、特別是短期債務融資的脆弱性。短期外債上升對中國央行如何合理管理市場流動性也構成了新的政策挑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