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紫鳳專欄】大一統③千秋基業(圖)


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浸著血氣的兵刃被投入熔爐,為鐘為鐻,為十二銅人。(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大一統必然同時具備兩個特徵,一是高度的文明,二是廣袤的疆土。後者很好理解,不廣不足以稱大,至於前者,則是因為大一統說到底其終極目的是文明的一統,而非徒有一個空洞的框架。

所以到始皇26年(西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的時候,大一統事業只完成了一半。而對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回顧,重點應在滅六國之後,秦帝國在文明一統的諸多方面所開創的千秋基業。

始皇26年(西元前221年)中原大地上最後一座敵對的壁壘被削平後,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於是浸著血氣的兵刃被投入熔爐,為鐘為鐻,為十二銅人。鐘鐻者,禮樂之器,十二銅人,手持琴、筑、笙、竽,栩栩如生,無不兆示著天下息兵,文明大化的盛世憧憬

然而,雖然大一統早在戰國末季已成天下共識,但對於如何一統,在時人頭腦中仍屬未知(這一點將在《大一統④六國夢碎》中述及)。而秦始皇卻看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於是繼上古以來,華夏大地上,第一次不再用分封的方式將廣袤的疆土切割的四分五裂,而是普天之下劃為三十六郡,皆一統於中央 。天子出令,天下得聞。可以說秦世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不可不謂超脫時代之一壯舉。秦始皇這一遠見之深刻,不僅為前古之未有,即使在後世,也還是歷經數十年後才被人們真正認識到從而確立下來。此外,為了確保了一個一統的中央政府的有效運作,秦始皇又設立了一套相應的官制 ,即三公九卿。這一官制亦對後世影響深遠。

制度者,僅為一統之保障,而文化的一統始謂一統之實質。秦朝的疆域內,「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此三者是對文明一統的一種概括的形容,細說起來,又有器械一量 ,學術一統等諸多方面。而特以文字統一意義最為重大,直接關涉到中華民族之燦爛文明可以文字為承載得以傳承及遠播。而所謂「行同倫」則直接與學術一統有關。而尤當注意者,乃在秦人學術非是專尚法家,更非廢絕儒家或百家,而是萃取眾家之所長 ,可謂對戰國學術在百家爭鳴後的一次大總結,而其粹取之標準,則以時代之需要而定,以當時而言,即是以大一統進程需要而定。(這一部內容亦將於《秦時明月》系列專篇詳述)

秦始皇一統六合的時代,是一個封建制延續了數千年的時代。封建制於人之影響根深蒂固。要改變這一影響,不唯無形之制度、思想、文化、學術諸多方面之改變,還需有形外部環境之營造。所以此時三代尚儉之風已不足以烘托出一個一統的中央,而以咸陽為中心的帝都之建設則破土興工 。於是六國的宮室雖已殘破,卻被重新寫放於咸陽北阪之上,而渭北渭南的咸陽宮、阿房宮之制,更是法天象地,壯麗宏極,有王氣上衝於天。至於離宮別館更有關內三百,關外四百,塹山堙谷東止於海,此何等之氣魄,以至後世,再無一個朝代可以超越。

在咸陽大興土木的同時,始皇二十七年(西元前220年)又以咸陽為中心,作馳道交通四方,輻射全國。於是廣袤的中原大地上,秦人馳道四通八達,東窮燕齊,南極吳楚,馳道兩旁樹以青松,道廣五十步,寬闊平坦。在每一條馳道上,始皇帝出巡的車駕風馳而過,旌旆蔽空,甲乘如雲。而馳道所過,莫非秦土,秦土之上,莫非黔首。他們書寫統一的文字,恪守統一的法典,遵循統一的禮教,在馳道的沿途或終點,有巨大的刻石以頌秦德,以明教化。

在大一統文明運化之同時,秦人兵鋒所向披靡,北拒匈奴之擾,南取百越之地,東至海及朝鮮,西至臨洮、羌中,拓土開疆至少五倍於西周之世,奠定了後世中國的版圖基礎 。而在北方起伏的地脈上,秦人的長城延綿萬餘裡,是為中原世代之藩籬。

華夏民族自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這一切的締造者秦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採三皇五帝之號,稱為「始皇帝」,他不僅是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而此後歷代帝王也都將承襲他所定下的皇帝之號,千秋萬代的功業都將延續他所開闢的大一統之局。

(未完待續)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本文留言

作者宋紫鳳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