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感官之謎 奇妙的「聯覺」(圖)
這些天方夜譚般的感官混合被科學界稱為「聯覺」(Synesthesia)。(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音符能魔術般變幻出顏色?字母和數字有各自獨特的色調?某些聲音聽上去會令人發癢?這些天方夜譚般的感官混合被科學界稱為「聯覺」(Synesthesia),其案例最早出現在130多年前。不過,這種實實在在的體驗的真正原因,迄今為止對人類而言都還是個謎。
近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一項有關聯覺的研究結果。因聯覺有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在三個擁有聯覺的大家族的幫助下,研究者們識別出了少量基因,其中幾個基因參與了大腦不同區域內部和之間的神經元的連接,或許這有助於解釋聯覺產生的原因。更多數據顯示,在接收和加工視覺和聽覺信息的大腦區域的發育過程中,這些基因很活躍。
科學家們曾有個假設,即聯覺是由處理我們感官的大腦區域之間的高度連接引起的,而最新研究佐證了該假設。概括講,就是密集的、迷宮般的感官網絡載滿了信號,這些信號可能會互相溢出到其它區域,或者過多的連接連通了不同的感官系統,從而打破了大腦的「模塊化」。
此項研究團隊的領導人,馬普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費舍爾(Simon Fisher)希望早期的基因分析能幫助解釋聯覺。他們也推測,這種研究終有一天也能夠幫助解釋其它涉及到大腦連接的症狀,比如自閉症。
研究者們收集了三個家族成員的基因材料,從每家的三代人中選出四至五名已臨床確認有聯覺症狀的人(聯覺人)。這些家庭來自劍橋聯覺研究小組的數據庫,都有著同樣的將聲音與顏色關聯的聯覺症狀,在以前也參加過類似研究。
研究者們使用全外顯子定序技術對被譯為蛋白質的DNA區域進行解碼,並通過篩選編碼,挑選出37個看上去與遺傳聯覺有關的基因變異。三個家族所有聯覺人的這些基因變異都不相同,這也證實了早期劍橋學者們的猜測,即有很多不同的基因變異會導致聯覺的產生。
但研究者們這次確定了一些特別的基因,其中已知有6個參與了神經纖維的細胞遷移和生長,而這些對於生成大腦內部的連接和網絡都必不可少。基於以前對基因活動研究和蛋白質層級測量的數據,研究者發現,這些基因活躍在大腦感官區域中,而且在幼年時期這些區域的發展階段也很活躍。
研究者們推測,大腦連接在發育過程中產生的變異,伴隨著早期的生活經歷,可能導致聯覺人在音樂會上形成獨特的二次成像(比如C♯是橘黃色的,B♭是深棕色的)。
不過,對於這種感覺統合的健康變異之根源的研究還只是個開始,科學家們需要完成大量工作來證實,這些已被識別的基因確實導致聯覺現象的產生,並需進一步解釋其參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