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筆》讀感之一
【看中國2018年3月1日訊】去年看一篇對已故作家史鐵生的介紹,寫過一則感言並產生要讀他作品的意願。今天終於讀到了他的《病隙碎筆》。下面是對頭兩頁的讀後感。
第一頁開始,便覺字字珠璣,心弦之上,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迴盪著美妙的共鳴。心生快慰:能夠這樣地成為他的知音,既是對往者崇高的敬譽,也是後生難得的榮幸。
他開頭談到對信仰的理解,分享出的超常智慧,來自於他40年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所承受的苦難,以及超越於苦難的理性與感性合一的洞見。我看到一顆心,宛若鏡湖,如此明澈,既透見他的內心,又反映著世界的分明。其內心與世界的映像,竟如此和諧,似給人以內外無別、主客觀一體、天人合一的境界。得與失、苦難與福樂、喜與悲、天地人神鬼等等,分明得再難以混淆不清。
一泓止水
其上無波,映世界之永恆
其上微瀾,映世界之永動
附錄書摘:
三
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我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侃,我這四十八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群結隊好像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或許「鐵生」二字暗合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種說法,這樣的不死其實是懲罰,原因是前世必沒有太好的記錄。我有時想,可否據此也去做一回演講,把今生的懲罰與前生的惡跡一樣樣對照著擺給——比如說,正在腐敗著的官吏們去做警告?但想想也就作罷,料必他們也是無動於衷。
四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誇耀。不過,但凡遊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煉意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五
坐上輪椅那年,大夫們總擔心我的視神經會不會也隨之作亂,隔三岔五推我去眼科檢查,並不聲張,事後才告訴我已經逃過了怎樣的凶險。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霉,記不住走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對神明的不公。那次擺脫了眼科的糾纏,常讓我想想後怕,不由得瞑揖默謝。
不過,當有人勸我去佛堂燒炷高香,求佛不斷送來好運,或許能還給我各項健康時,我總猶豫。不是不願去朝拜(更不是不願意忽然站起來),佛法博大精深,但我確實不認為滿腹功利是對佛法的尊敬。便去燒香,也不該有那樣的要求,不該以為命運欠了你什麼。莫非是佛一時疏忽錯有安排,倒要你這凡夫俗子去提醒一二?唯當去求一份智慧,以醒貪迷。為求實惠去燒香磕頭念頌詞,總讓人擺脫不掉阿諛、行賄的感覺。就算是求人辦事吧,也最好不是這樣的邏輯。實在碰上貪官非送財禮不可,也是鬼鬼祟祟的才對,怎麼竟敢大張旗鼓去佛門徇私舞弊?佛門清靜,憑一肚子委屈和一沓賬單還算什麼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