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人過年被逼相親 經濟學家早有總結(圖)


目前中國的單身人口約2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2月19日訊】目前中國的單身人口約2億,其中約有2000萬青年過著獨居生活。新一輪的「單身潮」之下,某相親網站發布的《2017單身職場人調查報告》顯示,職場單身男女脫單方式主要有5種:親朋介紹佔31%,比例最高,其次是職場社交佔23%、婚戀網站佔20%、同學聚會佔14%和相親活動佔12%。智聯招聘發布的《2017中國職場情感現狀調查》顯示,從職場白領認識異性的渠道來看,有68.73%的人群願意接受相親。

不管是親友介紹的「被相親」,還是相親網路平臺的速配,如何提高相親的成功率?在一堆愛情顧問、婚戀獵頭、心靈匹配師、婚戀諮詢師的背後,不妨聽聽經濟學家怎麼說。

問題一:相親帶誰去?

相親到底帶不帶好哥們兒和閨蜜?單打獨鬥還是組團出發?在經濟學家看來,這裡面還是很有學問的。

新年相親大戰開場,張三精心打扮,準備出門赴約。要不要帶上室友一起去幫忙參謀參謀?在下面幾個條件下,怎麼選擇對她最有利?

一、張三美,室友不美;

二、張三不美,室友美;

三、張三和室友都美;

四、張三和室友都不美。

這就是市場營銷和消費者行為學術界著名的「評估模式」(Evaluation Mode)問題。人們在對一個對象(人或事物)進行判斷時,大都可以根據決策情境將評估模式分為兩種情況:無比較對象的單獨評估(Separate Evaluation)和有比較對象的聯合評估(Joint Evaluation)。

也就是說,如果帶同樣未婚的室友陪自己去相親,那麼男方一般都會將自己與室友進行比較,這就是聯合評估;而如果不帶室友陪自己去相親,那麼男方就沒有參考對象對自己進行比較,這就是單獨評估。

在芝加哥大學教學和研究行為決策的中國籍教授奚愷元總結了一套奚氏相親原則,如果張三能理性評判自己的相貌的基礎,她應該採取下面的策略。

1)在張三美,室友不美的情況下,應該選擇一起去;

2)在張三不美,室友美的情況下,應該一個人去;

3)在張三和室友都美的情況下,應該一個人去;

4)在張三和室友都不美的情況下,應該一起去。

但是在現實中,一般來說,相親帶閨蜜,感覺就是吃大戶或者參觀去了。

問題二、網上相親發信搭訕,一次最多發信幾封?

男青年李四線下相親,見面一次沒了下文,就轉戰相親網站。每天發信一百封,廣泛撒網,等待回信。然而,相親網站上的女士收到了太多的郵件,乾脆誰也不約了,當她們註銷的時候,男生也會註銷,網站也就只能倒閉。

面對大量的網上約會信息,人為稀缺性會怎樣發揮作用?經濟學家來支招了,他們提出了一個既簡單又深刻的建議,就是限制每個月男生可以給女生發信的次數,這種人為製造的稀缺性會讓男生在給女生發信前更加慎重,而不只是瀏覽照片這麼簡單,也會瀏覽女生的其它個人資料,而女生在看到男生是瀏覽了自己的資料後才發信,也會感受到被尊重,更願意接受別人的邀請。「人為稀缺性」挽救了蘇格蘭的婚戀網站丘比特Cupid。不僅上市,且發起了一系列的併購。這一做法也被很多其他的約會網站採用。

問題三、相親挑花眼,到底該選誰?

蘇格拉底的「最大麥穗」相信很多人早已聽過:有一天,蘇格拉底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成熟的麥地邊。他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裡摘一顆最大的麥穗,但要求只能摘一次,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作為經濟人,你要如何選擇才是最優策略?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的學科,比如1962年沙普利(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另一個經濟學家蓋爾提出的穩定配對原理,就可以應用在相親中。每個人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因為受到時間等制約,不可能在相親平台上一直挑選下去。但同時又由於信息不對稱的緣故,無法瞭解接下來所有可能上臺的男嘉賓的情況,因此運用經濟學概率學等相關理論,可以大大增加成功率。

哈佛大學教授約翰-吉爾伯特和弗雷德里克-M經過研究,發現一個相親最優理論。拿《非誠勿擾》來舉例:假設平均每個女嘉賓會上臺20期,而平均每期有5個相親對象,也就是說你有100次機會。約翰教授的意思是用100除以自然對數(約為2.71828),也就是37。按照約翰教授的相親秘籍,對這前37個男人你可以盡逞挑剔之能事,但必須在這37人中挑出最好的一個A先生(同時他也對你感興趣),假如在接下來的63次機會中,你遇到第一個條件超過A的B先生時,你就立馬放下矜持俘獲B,這就是你的最優選擇。

問題四、怎麼相親效率最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提出過一個新演算法,叫延遲接受演算法,大大提高了相親的效率。

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沙普利在他的論文裡討論了男女相親的問題。假設有10個男生和10個女生,怎麼搭配才能構建出最穩定的關係,讓他們一配對就不願意分手?他想出了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有兩個方式可選:要麼男生依次向女生表白,要么女生依次向男生表白。

女生表白為例。一開始,每個女生都向這10名男士當中,自己最喜歡的那個表白,而每一位第一輪就被表白的男士,會在選了他的女孩裡,挑一個他最喜歡的配對,然後拒絕其他人。之後呢,表白被拒絕的女生,會向自己第二喜歡的男生表白,男生繼續挑一個自己最中意的女生,然後拒絕其他人。

這個過程一直進行下去,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皆大歡喜,關係極其穩定。為什麼呢?因為所有人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進行表白或保留的,這就是說,所有人選擇的,都是對我有意思的異性裡,我最滿意的那一位,每個人利益最大化了,這樣當然關係穩定,如果分手就只能找一個更差的對象。當然了,從結果上看,誰主動表白誰就有優勢,如果是女生向男生表白,在結果上,女生會更合心意。

經濟學家只是做了一個理論推演。在一個自由交易的市場裡,人們從事各種交易,最終會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做對自己利益最大的交易,而不是選擇另外的交易。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這個時候是經濟效率最高的狀態,人們獲得的利益是最大化的。

2012年,沙普利等經濟學家因為對這個演算法的巨大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大大提高人類社會經濟效率的延遲接受演算法,終於獲得了學術上的最高認可。

問題五、相親真的靠譜嗎?

經濟學家們認為,相親這種婚戀方式比較靠譜的,至少大大降低了單身男女們通往婚姻之路的成本。比如,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不對稱,最初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不同人對有關信息的掌握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處於不利地位。而經濟活動中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皆是源於信息不對稱。相親正是信息不對稱的天然剋星。通常來看,一個負責任的介紹人在男女相親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往往會幫雙方把彼此的真實情況先摸清楚,其中必然包括是否有房、工資情況、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等。

此外,「格雷欣法則」讓相親市場單身男女整體質量趨於均衡。「格雷欣法則」又叫做「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是指在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面額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實際價值較高的貨幣(即良幣)必然會被人們熔化去鑄造更多的劣幣,進而慢慢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較低的貨幣(即劣幣)反而會因此越來越多,以至充斥市場。

按照經濟學家的觀點,對於高富帥或白富美來說,他們的眼光往往較高,參加了幾次相親活動後,會發現相親市場根本沒有入得了自己眼睛的人,於是紛紛離開相親市場而轉戰其他方式找另一半。相反,那些擇偶條件不好的單身男女,幫著介紹的人也相對較少。由此,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得以應驗,結果就是相親市場的單身男女整體質量不會特別出眾,但棋逢對手,反而可能更有助於提高匹配成功率。

儘管相親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找到各個方面都更適合自己的終身伴侶,但它的內涵決不僅僅只有利益計算,還有情感、責任和精神的內容。除了經濟學家的話,傳世之作《人物誌》裡的一句話也從另一個角度給披上鎧甲,抖擻驕傲的相親青年們提了醒:「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畢竟,財富是會蒸發的,而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唐磊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