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吃啥?各地家鄉味大不同(圖)


家鄉味是各地民眾年夜飯的最愛菜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2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除夕夜慶團圓,許多民眾在微信上曬出家裡年夜飯,大陸近14人口,除年年有「魚」外,各地年夜飯習俗大不相同。有些地區年夜飯一定要有白菜,取意「百財」;有的地區要吃年糕,象徵「年年高昇」。

中國大陸各地風俗和飲食習慣不同,年夜飯意趣也不同。民俗學家、吉林省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曹保明表示,年夜飯凝聚中國人長期形成的文化,每一道菜、每一種搭配都有其文化內涵。

比如,一些地方的年夜飯一定要吃白菜,取意「百財」;韭菜取意「長長久久」;年糕代表「年年高升」;春捲有咬春的象徵意義,吃春捲的時候要從頭吃到尾,代表「有頭有尾」。

而中國南北方人又有不同的新年飲食習慣。北方人過年必吃餃子,這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它餃子不同。為討吉利,北方人會把硬幣、花生仁、棗子等和肉餡一起包進新年的餃子中。吃到硬幣的人,象徵新年發財;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徵健康長壽等。

在河南農村,除夕夜吃肉餡兒餃子,初一早上吃素餡兒的餃子。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高永安說,「村裡都要比著誰家吃飯早,下餃子的時候要放鞭炮,吃餃子之前,還要吃一口饅頭,這樣來年身體壯。」

南方人則喜歡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過年還會淘米,意思是年年有餘糧。

在廣東,大年初一多是要吃「萬年糧」,即做足新年三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帶,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蘿蔔炸成的「腐圓」,喝「五果湯」,寓「生活甜美,源遠流長」之意。

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也有江蘇、浙江部分地區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筍等組成的「春盤」,寓意「勤勞長久」。

湖北一些地方,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

安徽的部分地方,新年第一餐時每人要咬一口生蘿蔔​​,名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河南部分地區,大年初一要吃餃子與麵條同煮的飯,叫「金絲穿元寶」、「銀線吊葫蘆」。

西北政法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魏奇表示,老家大年三十要吃麵。吃麵的意思多指長命百歲。

阿里巴巴「2018年中國年貨消費報告」統計,家鄉土特產是各地區消費者偏愛的年夜飯食材。比如,華東地區消費者偏愛火腿;華南地區消費者鍾愛臘腸,華北地區偏愛海參、凍蝦等。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今年選擇在外吃年夜飯的人數增加,其中,一、二線城市在外就餐的比例高於三、四線城市。

不過,也有不少重視傳統的民眾認為,家人親手做出的年夜飯才夠「年味」,每道菜不僅灌注父母的愛和闔家團聚的溫馨感覺,且絕不會吃到黑心食品。

本文留言

作者黎小葵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