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圖片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看中國2018年1月20日訊】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上星期決定拒絕接受「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捐款,理由是該基金會和中國政府關係密切。有分析認為,美國學術界開始對中國大外宣的文化滲透有所警惕。
據《自由亞洲電臺》引援美國網刊《高等教育內幕》1月16號報導,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對是否接受「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捐款進行了討論,最後決定拒絕捐贈。該分校去年8月設立「中國公共政策中心」後,中美交流基金會就向該校表示,願意為該中心捐款。
中美交流基金會由前香港特首董建華於2008年在香港創辦,其官網宣稱,該基金會是一個由私人資助的,非政府、非營利性機構,但是該組織在美國已經註冊為中國政府的代理人。
報導說,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在今年1月初發表公開信說,如果德州大學接受中美交流基金會的金援,可能給中國政府提供宣傳機會。而且該校不少教授擔心,中美交流基金會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一旦接受捐款會影響大學的學術自由。
美國紐約的中國學者謝選駿對此表示,有中國政府背景的基金會在向外國教育機構捐款時往往有很多附加條件,
他說:「這些附加條件雙方是不會對外公開的,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拒絕捐款一定是因為這些附加條件,如果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捐款,該校是會接受的。」
報導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校長範韋斯在中美交流基金會提出捐款後發起調查,並邀請美國情報官員及專家對這一捐款進行評估。1月12號該校決定拒絕接受任何來自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捐款。該校的公共關係教授哈金森教授說,我們的決定在投票時並沒有得到一致同意,但是我們大多數人認為,「中國公共政策中心」核心捐款來自有中國政府背景的基金會不恰當。他認為該中心不能有外國政府操控,否則不能保證其學術的獨立和完整。
謝選駿對此表示,美國學術界開始對中國大外宣的文化滲透有所警惕,「俗話說,拿人東西手軟,吃人東西嘴短。」謝選駿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化和教育的影響力會根深蒂固,「文化和教育滲透就是收買社會精英,中國的大外宣滲透到美國教育界,就是要給美國人洗腦。」
香港《蘋果日報》去年曾經報導,查閱美國國會記錄會發現,中美交流基金會每年聘用三到四家公關公司到美國國會遊說,議題大多涉及中美關係。基金會過去五年在這方面的花費超過兩千兩百萬港元。美國情報機構已經關注這一基金會在美國的活動。
責任編輯: 傅美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