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逃港變「赴港就業」?官方疑再扭曲歷史(圖)

 2018-01-16 05: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大逃港
大逃港改成了「赴港就業潮」(推特截圖)

【看中國2018年1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繼中國新版教科書把「文革」章節,「毛澤東錯誤」表述刪除後,日前再有消息指,廣東某博物館解說,把「大逃港」歷史,定性為「赴港就業風潮」,疑似刻意扭曲歷史。

1月15日,推特(Twitter)上帳號「生命期視界」貼出照片,顯示一塊展板闡述「大逃港」歷史,但文字解說中,卻沒有用「逃港」字眼,也未說明因飢荒而引發大陸民眾外逃的狀況,只稱當年香港工業發展迅速,大陸青年「秘密赴港」就業,因此出現4次「赴港就業風潮」。

展板疑似廣東某博物館或展覽,但目前尚不確定具體地點。

「生命期視界」對此還點評道,「文化大革命的定性改成『艱難的探索』,廣東也把上個世紀『大逃港』的定性改成「赴港就業風潮」。」

「大逃港」是指中共建政後出現四次比較顯著的逃港潮,分別是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 1957年的反右運動; 1961年至1962年的大飢荒; 1966年至1979年的文化大革命,知青上山下鄉運動。

當時大批民眾由於中共政治運動及飢荒等問題,嘗試偷渡至仍屬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其中「大躍進」後出現慘絕人寰的大飢荒,讓逃港潮在60年代初進入高潮。

中國歷史學家馮客出版的“毛澤東的大飢荒——1958年至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一書披露,中國大飢荒非正常死亡人數至少有4500萬人。

中國知名媒體人,前“炎黃春秋”總編輯楊繼繩,在其作品“墓碑”一書中也曾披露,中國60年代發生的大飢荒,至少有3600萬人餓死。而造成大飢荒慘劇的不是自然災害,而是共產體制。

根據記載,1978年至1980年逃港潮末段時期,當年主政廣東,現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父親習仲勳在考察時直指,逃港是經濟問題而非敵我矛盾,嚴防死守也解決不了外逃。

而稍早,網傳教育部統一編寫的新版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文化大革命」獨立章節,「毛澤東錯誤」表述均「消失」,因此輿論質疑,中共一系列舉措是在扭曲歷史,刻意淡化歷史事件。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