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專欄】治國大道之四:王霸之道(組圖)


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秦朝。圖為位於邯鄲的秦始皇塑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四、王霸之道

五帝過後,大禹開創了夏朝,「家天下」的朝代制代替了禪讓制,中華歷史邁入了夏、商、週三代。同時,中華民族也由「帝」道治國時期,步入到「王」道治國時期,由「三皇五帝」時期進入到「三王五霸」時代。

《禮・號謚記》中將夏朝開創者大禹、商朝開創者商湯、周朝開創者周武王,並稱為三王。

我們先看看「王」的涵義是什麼:

《說文解字》說:使天下百姓紛紛歸順依附的人稱為「王」。孔子與董仲舒說:王字為一豎貫穿三橫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三才,意為能貫通天、地、人三才的稱為「王」。

《管子・真法篇》說:通達於「德」的為王。

《禮記・謚法》中說:仁義所在者稱王。

到了王道治國時期,人心變得更加複雜與污濁,天下更偏離大道了。「王」便貫通天、地、人,制定禮樂制度規正人類的行為,以教化天下,向天下推行仁義,於是天下紛紛歸服。

《太平經》中說:帝從天地間參悟出道的智慧,使天下歸於和諧平衡,遠離凶險,所以稱帝。王(施行仁義)使人民萬物歸順於他而不受到傷害,所以稱王。

帝治時期,人類偏離了大道,但還不算太遠,所以帝從天地萬物間悟道,發現了維繫天地萬物和諧平衡的這套機制,從而建立德,以使天地萬物回歸於和諧。到了王治時期,人類偏離大道已太遠了,無法再達到「道」的標準,王便依據道德,以禮樂手段,從外在規範天下百姓的言行,以達到仁義的標準,使天下維持在相對和諧的狀態,使人民萬物歸順於他而不受到傷害。

再到了春秋時期,周王室式微,王道衰弱,人心道德再度敗壞,以至於禮崩樂壞,天下諸侯便紛紛稱霸,霸道應運而生。

《春秋》中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並稱為五霸。

《管子・真法篇》說:達到以武力手段讓天下威服的稱為「霸」。

孟子說:依靠武力假借仁義之名而威服天下的叫做「霸」,要稱霸,一定得依賴強大的國力;依靠道德,施行仁義而使天下人心歸服的叫做「王」,要稱王,不必藉助強大的國力。商湯僅憑藉七十里的土地而以仁義臣服天下,建立商朝;文王也只憑藉百裡的土地而使天下人心歸順,創下週朝基業。靠武力,無法使人真心服從,只是讓人一時屈從於強力而不敢反抗;憑藉仁義道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

孟子的話,將王道與霸道的區別說得非常清楚。到了霸道時期,治國方式已由通過仁義教化來歸順人心,轉變為以武力強制手段使天下屈從。

東漢桓譚的《新論・王霸第二》中說:上古時有三皇、五帝,而後又有三王、五霸,這些都是天下君王的代表。三皇以道治世,五帝以德化物,三王施行仁義,五霸憑藉的是權術智巧。不施用刑罰,沒有任何法令制度而使國家大治的稱為皇;有法令制度,但不施用刑罰而使國家治理的稱為帝;賞善殺惡,讓天下諸侯都歸順臣服的稱為王;倚仗武力,與諸侯簽訂盟誓,假借信義矯正天下的稱為霸。王,是歸往的意思,意思是說王以仁義惠澤天下,令百姓紛紛歸往。王道治國,先為百姓除害,使百姓豐衣足食,然後以禮義教化百姓,以刑罰威服百姓,以達到揚善去惡的目的,使天下安樂。霸道治國,好大喜功,令君主尊貴而臣民卑賤,將國家權勢全部集中在君主一人的手中,由君主一人發號司令、生殺予奪,然後利用強權威勢使法令必行,賞罰必信,使天下百官都得以整治……據說孔門子弟中,連五尺小孩都不屑於談論五霸的事,因為恥其違背仁義而崇尚權詐。


秦滅六國形勢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桓譚將中華治國過程中的特點論述得比較到位,從三皇開始到周朝結束,中華歷史中治國的過程,共經歷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這四個時期。縱觀這整個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條規律:中華治國過程的發展與社會人心的墮落是同步的;也可以說社會人心道德的層次決定著治國方式與社會形態,這是核心所在。

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稱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秦朝。他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始皇被稱為「祖龍」,他首次將「皇」與「帝」合起來使用,創立了「皇帝」的尊號,為後世歷朝歷代的演繹發展開創了千秋基業。

(未完待續)

部分參考文獻:

《春秋緯》

《風俗通義》

《管子・真法篇》

《春秋運斗樞》

《白虎通義》

《帝王世紀》

《列子・黃帝篇》

《淮南子》

《洛書》

《說文解字》

《高士傳》

《尚書大傳》

《神奇秘譜》

《宋書・符瑞志》

《太平經》

《春秋》

《孟子》

《呂氏春秋》《淮南子》

《新論・王霸第二》

《尚書・禹貢》

《漢書・元帝紀》

《道德經》

《禮記》

《太公六韜》

《左傳》

《大學》

《中庸》

《論語》

《後漢書》

《韓非》

《商君書》

《法華文句》《慧琳音義》

(看中國首發,轉載請註明)

本文留言

作者李道真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