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王牌 常勝將軍張靈甫(看中國原創視頻)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滿江紅》和《正氣歌》被少時張靈甫書寫過不知多少遍,這不僅促使了他精神的養成,也預示、總結了他的一生:馳騁沙場壯懷激烈,時窮節現飲訣成仁。
碑林習字 獲讚奇才
張靈甫(1903∼1947),名鍾麟,字靈甫,陝西西安人,身高1.89米,儀錶堂堂,被譽爲民國最帥將軍。父親張鴻恩,身高1.9米,樸實勤快,被稱為「種莊稼的狀元」。
張靈甫幼承庭訓,讀《四書》、《五經》。他喜好書法,並勤而行之,在長安中學唸書時,時常步行十餘裏到西安文廟研習,那時他最喜書寫《滿江紅》、《正氣歌》,貼的滿屋子都是。
張靈甫一手魏碑造詣極深,一次他在碑林習字,正巧遇到在關中書院授課的民國開國元勛於右任,於右任看過張靈甫的字,讚其為奇才,兩人遂結為忘年交。這段交情,為張靈甫日後入黃埔、報國家埋下了伏筆。
張靈甫書法。(看中國合成圖)
北大高才 從戎黃埔
張靈甫酷愛歷史,1923年考取北京大學歷史系。所謂時勢造英雄,與當時不少國民將領、愛國學生相同的是,張靈甫終以「大丈夫當撥亂反正,旋幹轉坤,措國家於磐石之安,登斯民於衽席之上,而紆衡大局,非武力不足以除強暴,非破壞不足以言建設」的眼光和決心投筆從戎。
張靈甫,陝西西安人,身高1.89米,儀錶堂堂,被譽爲民國最帥將軍。
離開北大後,張靈甫先到河南胡景翼統帥的西北軍國民二軍,加入軍官訓練團,後來在此與於右任重逢。再見張靈甫,於右任惜其屈才,推薦他報考廣州黃埔軍校。
1925年,張靈甫成爲黃埔第四期學員,修步科。1926年,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自此,開始了他20年的戎馬生涯。
軍檔被竊 怒斬共諜
當時,正值國民革命軍北伐與剿共時期,張靈甫作戰驍勇,數度擊潰紅軍,獲胡宗南連讚「黃埔英才,革命猛將」。
1933年,張靈甫所在部隊在四川剿共勇猛。當時川陝一帶共黨地下活動活躍,經人介紹,張靈甫與吳海蘭結婚。1936年,轟動一時的張靈甫殺妻事件被炒的沸沸揚揚,共黨編造了「因妒殺妻」、「冬天割韭菜包餃子」的故事,張靈甫因此自解南京,被判關入「模範監獄」10年。
對於張靈甫衝冠一怒的真實原因,他的老友、部下劉光宇說:「她(吳海蘭)偷了張靈甫的軍事檔,又不講理由,張靈甫懷疑她為共產黨工作。」「只好斃了她。」後經張靈甫和吳海蘭的女兒證實,吳海蘭的確是中共地下黨人員。
引經據典 勇建奇功
1937年抗戰爆發,張靈甫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隨即赴淞滬會戰,在74軍51師任305團團長。
1938年,張靈甫因戰功升任74軍51師153旅少將旅長。9月,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中,74軍與日軍對戰久攻不下。討論作戰方案時,張靈甫以《三國演義》魏國大將鄧艾出蜀將不意,帶精兵暗渡陰平,飛越摩天嶺,一舉攻克江油、涪城、成都為例,建議奇襲,以收兩面夾攻之效。
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攻佔日軍撤退的主要道路張古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親率突擊隊從山後攀絕壁攀木掛樹而上,攻佔日軍撤退的主要道路張古山。而後日軍出動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幾乎將張古山夷為平地。張靈甫率部浴血死戰,與日軍鏖戰五個晝夜,封死了日軍106師團的最後退路,立下成功包圍日軍106師團的基石。
日軍俘虜後來說,當時如果國軍再推進100米,106師團長就只得剖腹了。這差點成為抗戰中唯一一次全殲日軍整個師團的戰例。張靈甫此役建奇功,名震天下。
常勝將軍 日軍敬畏
1939年3月,南昌會戰中,張靈甫右腿中炮彈負傷,留下殘疾,被稱為「跛腿將軍」。對此,張靈甫說:「吾張某人腿雖廢,無以站立,然中華民族得以站立,不為倭賊所欺,吾之腿值也。」
吾張某人腿雖廢,無以站立,然中華民族得以站立,不為倭賊所欺,吾之腿值也。
1939∼1942年間,張靈甫率部參加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上高會戰中,74軍「拚死力拒,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間敵我傷亡均在四千以上」,榮獲「第一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
1943年常德會戰中,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救援常德,迫使日軍退出,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1945年4月,率軍在湘西會戰雪峰山戰役中大獲全勝,被稱為「常勝將軍」。
戰後日本編纂官方戰史《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其中頻頻提及與74軍的作戰情況,稱之為「支那第一恐怖軍」。抗戰中,74軍打出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張靈甫隨74軍,幾乎無役不與,寫下了為國家、為民族而戰最輝煌的一頁。
抗戰中,74軍打出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日本官方戰史稱其為「支那第一恐怖軍」。
抗戰勝利 攜手貞妻
抗戰勝利後,張靈甫遇到爲他守候一生的貞妻王玉齡,在王玉齡的回憶中,與丈夫的點滴往事平靜而動人。「有時候,他給我講故事。他告訴我,戰爭爆發前,他在北大讀歷史系。每一朝每一代的文化名人、野史傳奇,他如數家珍。他喜歡講,我也喜歡聽。而他自己抗戰時打仗的故事,卻從未講過。」
在王玉齡的回憶中,與丈夫的點滴往事平靜而動人。(看中國合成圖)
1946年3月,74軍整編為第74師,張靈甫升任74師中將師長,兼任南京首都警備司令。王玉齡說:「我與他在南京度過了一段平靜快樂的時光。他教我騎馬。那時候我剛剛開始學,還不大會騎。他駕著馬在前面跑,我的馬不知怎地也在後面跟著他跑,怎麼拉韁繩都停不下來。我嚇得死叫,大喊:『別跑那麼快!』他就在馬上回頭衝我笑。年齡的隔閡我從沒感覺到。他也從來不講甚麼很肉麻的話。但是他會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甚麼財富都重要,我要討飯的話我老婆可以給我拿碗。』他有時候講些話,就會讓我很感動。」
時窮節現 永垂丹青
1946年7月,整編第74師在南京誓師,之後投入戰場。攻蘇北、取漣水,捷報頻傳,倍受蔣介石嘉獎。
1947年4月,整編第74師依命由孟良崮渡汶河攻取坦埠。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發現整編第74師上孟良崮是錯誤計畫,向劉斐要求緊急更改作戰計畫,然而劉斐藉口蔣總統已就寢故意阻撓。時任國防部作戰次長的劉斐和作戰廳長郭汝瑰是潛於國軍的中共間諜。
孟良崮一役十分慘烈,中共以人海戰術,用人肉作炮灰圍攻74師。1947年5月16日,經過4天激戰,74師全師近乎殉國。
孟良崮一役十分慘烈,張靈甫和74師最後的戰鬥場面在歷史中凝成永恆,壯哉、悲哉、惜哉。(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張靈甫留下絕筆遺書:「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仁傑(副師長蔡仁傑)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靈甫絕筆。5月16日,孟良崮。」
對於整編74師和張靈甫殉國,蔣介石痛心不已:「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損失,能不令人哀痛!」寫挽幛曰「河岳英靈」。民國政府後將一艘軍艦命名為「靈甫號」。
張靈甫被譽爲「民國第一烈士」,是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第一人。與中華民族眾多英靈相同的是,這些抗戰英雄終被共匪所害,壯烈殉國。張靈甫和74師最後的戰鬥場面在歷史中凝成永恆,壯哉、悲哉、惜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