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東山再起」 美國經濟表現突出

【看中國2017年11月26日訊】2017年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發達經濟體復甦明顯,其中美國經濟表現突出。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及其對全球的影響,值得深入探究。

提到發達經濟體,人們通常會想到由35個成員國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經合組織正式成立於1961年,由18個歐洲國家,加上美國和加拿大組成。如今,35個成員國遍佈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涵蓋了世界絕大多數的發達經濟體,以及墨西哥、智利和土耳其三個新興國家。該組織經濟總量佔世界約60%,也是全球主要的科技創新發源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在2017年普遍提速,今年有望增長2.2%。IMF稱,自2016年中期以來,全球經濟進入上行週期,且上行力度不斷增強。僅在一年半之前,世界經濟還面臨著增長停滯和金融市場動盪等問題。而如今,形勢卻已發生巨大變化。從發達經濟體看,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增長都在提速。

IMF預測,美國今年經濟增速有望達到為2.2%,日本為1.5%,歐元區2.1%。

日本內閣府數據顯示,受出口增長推動,今年第三季度日本經濟按年率計算增長1.4%。這是日本經濟連續7個季度實現正增長。

經合組織不久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該組織35國2017年第三季度經濟同比增幅達到2.6%。置於近十年的時間段,這一增幅對發達經濟體來說已十分可觀。

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發達經濟體之首,美國經濟的變化對世界經濟影響巨大。今年以來,關於美國經濟復甦的樂觀看法越來越多。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不久前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期間說,美國正在「邁入激動人心的時期。新的樂觀精神遍佈美國各地。」他說,美國經濟增長達到3.2%,且正在繼續上升,失業率不到17年來的最低點,股票市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川普稱「美國重振旗鼓,全世界也因此出現生機。」

作為總統,川普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言難免有過於樂觀之嫌。他所說的3.2%的經濟增幅並不確切。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第二季度為3.1%,第一季度為1.2%。有研究機構報告認為,美國全年的經濟增速仍在2%左右。

細究當前的發達經濟復甦原因,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主要是週期性因素導致的結果。

2008年至今,國際金融危機將滿十年,十年前的危機場景依然歷歷在目。今年是世界經濟普遍復甦的一年。IMF數據顯示,十年以來,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在提速——按購買力平價GDP來看,這些國家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75%。

除了週期因素,發達經濟的復甦政策因素也有其功。各主要央行紛紛「用直升機撒錢」,財政刺激竭盡所能。近十年來,各國整體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處於寬鬆狀況。直到今天,儘管美聯儲開始了升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週期,但行動十分謹慎,歐元區和日本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沒有出現實質性反轉。

從世界範圍看,中國等新興經濟和發展中國家的持續穩定增長對發達經濟體的復甦提供了有力支撐。

再從微觀層面看,前些年受到衰退洪水衝擊的企業漸漸喘息過來,隨著新的技術創新不斷發展,大量的新企業在創立和成長。

不過,發達經濟體的問題在於,中期增長前景仍然不佳。從較長時間來看。在近期的正增長背後,許多經濟體人均增長的較長期趨勢已不及先前。IMF的預測顯示,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的中期增速明顯低於2007-2009年金融危機之前十年的水平。

勞動生產率增長預計疲軟,老齡化繼續加劇,發達經濟體長期增速下降並不令人看好。

進一步深究,發達經濟的貧富分化問題依然嚴峻。人均收入增長趨緩使貧困人口更難改善生活水平;降低了公共社會安全網的可持續性;破壞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降低了人們對經濟公平的信心。這會引發民眾對政治的不滿。這些因素反過來又可能破壞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根據經合組織的一項調查,自2008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合組織成員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信心指數明顯下滑,到2011年跌至幾十年來最低點,直到目前仍處於低位。

不管中長期問題如何,當前發達經濟體復甦加快的勢頭已經確立。這對世界經濟整體上是個好消息。因為這將促進全球貿易增長,對很多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來說都是利好因素,將帶動整個世界經濟形成「買盤」預期。

但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處境好轉,在世界經濟中的博弈能力也會相應增加。對於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所關注的全球經濟治理改革領域,今後推動起來可能遇到的阻力將有所加大。

從更長遠的視角看,發達經濟體的復甦不會一帆風順。因此,世界經濟合作依然必不可少。

本文留言

作者劉麗娜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