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王陽明(圖)
---《談人生之悟》系列文章之四


知行合一的王陽明。(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中國古代凡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都講究修心養性。修心者,就是探索做人的客觀規律,力求自己遵守它,做一個好人。對於這做好人的客觀規律,儒,釋,道有不同的名詞,即儒家稱為「理」,釋教稱為「法」,道家稱為「道」。

在蔣中正的文學侍從秦孝儀的《進德錄》裡,有一個關於王陽明教弟子的哲學小故事:

甲乙相詬於衢,甲曰:「你欺心!」乙曰:「你欺心!」甲曰:「你沒天理!」乙曰:「你沒天理!」王陽明先生謂門弟子曰:「小子識之,兩人諄諄然講學也。」門人曰:「詬也,非學也!」曰:「汝不聞乎?曰心,曰天理,非講學而何?」曰:「既講學,焉用詬?」曰:「夫夫也惟知求諸人,不知反諸己故也。」

這篇文言文用今人大白話說,就是:有甲乙二人,在大街上相互辱罵,甲說乙:「你沒良心!」乙說甲:「你沒良心!」甲說乙:「你喪盡天理!」乙說甲:「你喪盡天理!」在一邊的王陽明先生對他的弟子說:「你們知道嗎,他們二人在不知厭倦的講學呢。」王陽明的弟子說:「他們是在講髒話,不是做學問!」王陽明說:「你沒聽見嗎?他們在說心,在講天理,這不是講學問是什麼?」弟子說:「既然是講學,怎麼能用髒話?」王陽明說:「這等人只知道要求別人,不知反省自己,所以才這樣。」

王陽明是王守仁的別號,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紹興姚縣(今寧波余姚)人,明朝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心理學家,他也是一個學富五車,精通儒,釋,道的歷史名人。他去世後被追封為新建候,溢文成,故後人也稱他是王文成公。他的著作流傳下來的有《王文成公全書》,《傳習錄》,《大學問》等。他是立德,立言,主張知行合一的一個哲學家,在明朝時就影響深遠,他的哲學思想傳播到了日本,朝鮮,和東南亞諸國。

王守仁這個名字來歷不凡,他幼名叫雲,到五歲時仍不會說話,但是非常聰明,能默記其祖父讀過的書,這時遇一道士指點,其父給他改名守仁,就會開口講話了。

他12歲開始讀書,20歲參加鄉試中舉,22歲考進士不中,他就加緊練習武術,為他以後成為一個軍事家,平息江西叛亂奠定了基礎。弘治12年(1499年)他28歲,參加了禮部會試,中舉,賜二甲進士,1504年在宮廷兵部任武選司主事職。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直言上書,觸犯了宦官劉瑾,劉瑾報復他,向皇帝讒言,因此被貶去貴陽任職。此時他父親也被調去南京。在他前往貴陽途中,又遭到劉瑾派的人追殺,逃脫後,他去南京會見家父,他父親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他遵父言前往尚未開化的貴州龍場驛棧任驛丞。

心地善良的王守仁,遇到了邪惡的劉瑾迫害,走過這段彎路,經過這段挫折,他開始悟道,即總結人生哲理。他悟道:「聖人之道,吾悟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人生即修行,因心未修成,建功立業會走彎路,在遇到困難時要學會忍耐,堅持下去就會有柳暗花明,絕路盡頭就會有坦途。他悟「聖人之道,吾悟自足」之理,就是說,要達到孔孟之理的境界,只有修自己這顆心。「向之求理與事物者誤也」就是說向外的事物尋找找其理達不到自身修行的目的。靜下心來坐而悟道才是取勝之道。

龍場驛棧任職期滿後,他又被調到廬陵任知縣,在朝廷除掉劉瑾後,王守仁升任南京刑部主事,正德元年(1511年)他被召入京,在吏部任職,1516年任職督察院,作為御史,巡撫贛州,汀州,漳州等地。因平定江西盜賊和平定寧王叛亂有功,在世宗繼位以後,他被加官進爵,任兩廣總督。

在他父親去世以後,1524年他應邀在稷山書院講學。1525年他創辦陽明書院立院講學,他的教學內容就是「心學」。用四句話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理學的一個概念,也就是修心養性理論的核心和精髓。其本意是:有良知的人必能做到為善去惡。這裡的「知」是指良知。「行」就是為善去惡。「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和相互補充。只有「行」才能達到心智的成熟,也就是達到「知」。

我在過去寫的文章裡曾提到「程朱理學」,在此不妨對理學的發展情況做一簡單介紹:

理學,即中國古代心理學,源於春秋時期儒家子思,孟子的心性學,到北宋時期,在承傳前者的基礎上,由南宋學者周敦頤,張載,邵雍,程穎,程頤創立了新儒學。到南宋朱熹又將其發展,是為「程朱理學」。他們認為「理」是宇宙萬事萬物的起源,理是善的,「理」將「善」賦予人便是人的本性。人可以通過研究事物的道理致「知」,也就是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程朱理學到元朝發展的鼎盛時期,被朝廷確認為官方意識形態,也就是說成了君臣大義和社會的普世價值。

那麼問題就來了,程朱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有什麼不同哪?王陽明的「心學」,是在批判的繼承程朱理學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1.程朱理學認為「理」在人心之外;王陽明認為人天生就具有良知,天理在心中。其實依我看他們兩家都對,只不過是從不同觀察體驗角度來敘述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這就好比瞎子摸象的故事,摸到的都是像的一部分,不過與這個比喻不同的是像是人的主觀世界外的,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而「理」是規律,它是宇宙特性,它既存在於人的主觀世界,又存在於人的客觀世界,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法」,老子講「道無常道」,釋迦牟尼講「法無定法」。

2.程朱理學認為「格物致知」,即接觸事物便可獲得知識。人只有研究萬事萬物,才能獲得「理」;而王陽明認為天理在心中,通過內心修養,克服私慾就能恢復良知,即「致良知」。他認為做人應當努力加強道德修養,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以恢復良知。

3.程朱理學主張先通過接觸萬事萬物,在體會各種「知識」的基礎上,以加深對「理」的認識,最終明「理」;王陽明主張先發現本心,而後博覽。

4.程朱理學修養,以敬天為準則,「存天理,滅人欲」;王陽明認為「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也就是說一切物質化的東西都內心化了,「格物便是格心」,」格心「是去惡歸善,去人欲歸天理。他強調「知行合一」,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5.程朱理學做學問偏於保守,墨守成規;而王陽明的心學,較為開放。

中國古代心理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修心養性也有參考價值,人修行的最終目標是達到良知,良知是人的一種美德,是一種人生智慧,具有良知的人是心理成熟的標誌。

本文留言

作者園丁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